补肾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

养生之家导读:补肾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口服补肾降脂丸(药物组成:淫羊藿、何首乌、枸杞子、肉苁蓉、泽泻等,由本院制剂室制成胶囊,每粒含药粉0.5g,相当于原药1.11g),每日9粒,分3次服,疗程为8周。

临床疗效

治疗高TC、高TG、低HDL-C临床控制率分别为

47.02%、19.07%、52.53%,总有效率分别为80.36%、69.49%、70.71%。

治验点评

总胆固醇(TC)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药物试验所证实。近年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三酰甘油(TG)升高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Ⅲ)首次提出T水平增高和HDL-C降低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高TG血症可引起HDL-C降低,小而密LDL(sLDL)升高,三者在代谢上联系密切,称为脂质三联症,是有高致AS作用的脂质紊乱状态。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调脂药主要为他汀类、贝特类。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合理而正确使用调脂药,可显著降低TC、LDL-C和TG,或升高HDL-C,对于心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有明显作用,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冠心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益处。但是这些调脂药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或价格比较昂贵,非一般百姓所能承受。目前西药调脂治疗达标率不高,国内12个大城市25家三甲医院调查资料表明,血脂控制达标率仅26.5%。故使用中医中药来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对血脂异常相关的认识源远流长,《灵枢·卫气失常论》即已指出人体内有“脂”、“膏”,在正常情况下,脂膏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受纳运化,变成精微物质以营养全身,正如清代名医张志聪所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若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脏腑功能日衰,肾气不足,蒸化无力,水不得化气而为湿浊,或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脾运不健,精化为浊,或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蕴热,痰热内生均可导致血脂异常;另外,饮食不节,过食醇酒佳肴,肥甘生冷,辛辣厚腻,或暴饮,,,

51.png-sy

暴食,或起居无常,少劳多逸,均可致脾胃运纳失常,内脏功能紊乱,痰浊内生。痰浊入血,则血行滞涩,且肾气虚衰,可致五脏六腑精、气、血渐虚,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从而导致血脉瘀滞,出现一系列瘀血之临床表现。总之,血脂异常属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乃脾肾两虚,脏腑功能失调,而以肾虚为根本,本病有遗传因素,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以眩晕、头痛、腰痛、乏力、耳鸣等症状为多见。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及生殖功能有关,肾精与遗传密切相关。标实乃痰浊瘀血阻滞脉道。我们根据中医治病必求其本之原则,选用具有补肾填精作用之中药组成补肾降脂丸。方中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润肠乌发,填益阴气,平秘阴阳;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仙灵脾补肝肾、强筋骨、助阳益精;稍加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补、,

中寓通,补而不滞。现代研究表明,上述诸药均有降压、降脂、降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从临床应用来看,补肾降脂丸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AI水平,升高HDL-C,缓解临床症状,且价格较低,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绞股蓝总苷片亦能明显降低TC、TG、LDL-C、AI水平,对低HDL-C者,能升高HDL-C,虽然降脂总有效率不太高,但降TCH临床控制率达到41.12%,且其价格低,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临床控制病例长期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故仍值得临床继续使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