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养生之家导读: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选取双侧攒竹、内关、足三里,长时间留针,间断应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行针。

临床疗效

治疗31例,痊愈21例,好转6例,基本好转3例,无效

1,总有效率为98.33%。

54.png-sy

治验点评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伴随出现,脑卒中后伴发者尤其多见且难以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与继发性低血钙、低血镁有关;中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本文中治疗取穴为攒竹、内关、足三里。笔者认为,本病多与冲脉、胃经、三焦经有关,据《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注精……。《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其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三焦经循行:《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足阳明胃经循行:《灵柩·经脉》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从三经循行看,三焦经与胃经的循行直接过膈与胃,而冲脉则起于胃经,伴随足阳明胃经到胸中,所以三经皆可治疗膈的病变,而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内关为手厥阴的络穴,手厥阴与手少阳相表里,所以,内关可治疗手少阳三焦经的病变,即能治疗呃逆。另外,一《难经·二十八难》: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灵枢·脉度》:阴跷脉者……人颃属目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阴跷脉与冲脉交会于头部,而攒竹穴又在阴跷脉与太阳经会合点上,所以攒竹穴既可以治疗冲脉病,又能治疗呃逆。治疗本病除取穴外,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长时间留针也是取得好的疗效的关键所在,长时间留针并且间断行针,可以取得更好的针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