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天正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本病多见于半岁以下的乳婴儿.临床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啼哭相鉴别,如饥渴、痛痒、尿布浸湿、包裹太紧等.
偏方1
【组成】鸡蛋壳适量
【操作】洗净、炒黄,研细末,每次1.5~3克,和在粥里食,每日2次.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
偏方2
【组成】酸枣仁10~20克.
【操作】水煎加红糖服,或将酸枣仁研末,每次1.5~3克,睡前服.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
偏方3
【组成】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
【操作】共硏细末,与细茶捣烂拌匀成小饼状,外敷脐中,胶布固定,每晚1次,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
偏方4
【组成】蝉蜕5个,薄荷1.5克.
【操作】水煎,夜晚入睡前服,每次3茶匙.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
偏方5
【组成】大蒜1枚煨熟,乳香2克.
【操作】共研末,制成药丸,如豆大,每次服7粒,用乳汁送服,每日3次.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
偏方6
【组成】朱砂3克,黑丑50克,珍珠粉2克.
【操作】3味药共研细末备用.临证,取药粉1克,于患儿睡前外敷脐上,用纱布固定.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中惊恐啼哭.
偏方7
【组成】防风、天麻、羌活、黄连、甘草、薄荷、胆南星、全虫、僵蚕各9克,犀角片(现用水牛角代替)、朱砂各3克,牛黄1.5克,冰片、元寸少许.
【操作】把前10味药用麻油熬膏后,黄丹收,再人后4味药搅匀.临证取适量,在睡前贴脐及胸部.
【适应证】用治小儿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