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偏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学之"头痛"、"偏头风"范畴.

22.png-sy

【诊断要点】

1.长期反复发作史,约50%的患者有家族史.

2.以头痛为主症发作性一侧搏动性头痛,偶尔全头痛,或伴有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无异常.

3.查体无阳性体征.

4.理化检查及头颅CT脑电图、MRI等大多正常.

【偏方一】芎苏散

【来源】《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组成】川芎6克,苏叶、枳壳、桔梗、柴胡、半夏、陈皮、茯苓各3克,葛根4.5克,炙甘草1.5克

【功用】散寒解表,祛风止痛.

【主治】偏头痛.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按】苏叶、桔梗、柴胡、葛根散寒解表,川芎、枳壳、陈皮行气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偏方三】神术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15克,藁本、白芷、羌活、川芎、炙甘草各9克,细辛6克.

【功用】发汗解表,化浊辟秽.

【主治】偏头痛.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加生姜6克,葱白6克,水煎服.

【按】苍术、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发汗解表,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合甘草调和诸药.

【偏方三】雄黄細辛散

【来源】民间

【组成】雄黄、细辛各等份

【功用】祛风止痛.

【主治】偏头痛.

【用法】药共为细末,取少许吹人鼻孔中.左侧痛入右鼻孔,右侧痛吹人左鼻孔

【按】细辛挥发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麻作用

【偏方四】瓜萋牛著散

【来源】民间

【组成】全瓜蒌1个,牛蒡50克

【功用】化痰疏风

【主治】治疗痰热型偏头痛.

【用法】上药焙干,共为细末,每用8~9克,食后用黄酒冲服.日1次.

【按】全瓜蒌化痰,牛蒡疏风解表止痛.

【偏方五】核桃汤

【来源】民间

【组成】核桃仨15克

【功用】补血生精.

【主治】治疗血虚型偏头痛.

【用法】将核桃仁水煎15-20分钟,加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连续服用5周

【偏方六】三虫活血汤

【来源】马凤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3):28

【组成】全蝎5克,蜈蚣1条,僵蚕20克、川芎50克

【功用】活血祛瘀,熄风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方中三虫搜风剔风,上至巅顶,下至三阴,皆可驱之除之,加川芎一味,瘀血得去,疼痛自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两周为1疗程.

【偏方七】猪脑養

【来源】民间

【组成】猪脑2付,生姜汁1杯,黄酒60克

【功用】益气温中活血.

【主治】可治偏头痛时痛时止者.

【用法】将三者放入碗中,隔水蒸熟,1次吃完.

【偏方八】羌活散

【来源】《内经抬遗方论》

【组成】羌活4.2克,苍术4.2克,白茯苓3克,防风3克,枳壳3克,桔梗3克,甘草0.9克

【功用】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

【用法】上药用水1500毫升,姜3片,葱1根,煎1200毫升,不拘时服.

【按】羌活、苍术、防风、枳壳、桔梗祛风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偏方九】百解散

【来源】《是斋医方》

【组成】防风(去芦)100克,麻黄(去根节)100克,白芷60克,白芍药60克,川乌(炮,去皮尖)15克,甘菊(去枝叶)90克,荆芥180克,干姜90克,.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偏头痛.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不拘时候,煎服亦可

【偏方十】蒹本平胄散

【来源】《加减灵秘十八方》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炙甘草、藁本各等量

【功用】祛风化湿止痛.

【主治】偏头痛.

【用法】每服15克,姜3片,枣6枚煎,不拘时温服.

【按】苍术、陈皮、厚朴祛风湿,藁木祛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偏方十一】芍芷二虫汤

【来源】刘继等山西中医,1996,(3):16.

【组成】白芍、川芎、白芷、代赭石各30克,赤芍15克,羌活12克,细辛、全蝎各10克,蜈蚣2条

【功用】解痉,镇静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本方具有解痉、镇静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动脉外周阻力的作用.血液流变学观察证实该方药有较好的降粘、去纤、抗凝、解聚作用.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7天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