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主要是指在胃、十二指肠形成的慢性溃疡.溃疡指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而言.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规律性胃脘部疼痛为特点.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对于其并发症中的出血见本章的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宜及早手术治疗,故均不在本篇进行讨论.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胃脘部疼痛这一特点,可概括在中医学"胃痛"的范畴
【诊断要点】
1.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规律性的胃脘部钝痛、灼痛、胀痛、刺痛、剧痛或隐痛.也可表现为饥饿样不适感.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溃疡(CU)的疼痛多在胃脘部正中或稍偏左,每于饭后半小时到1h左右发生;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疼痛多稍偏右,多出现于饭后2~4h.二者均可出现午夜痛,但后者较前者多见.其疼痛大多在进食或服制酸剂缓解.
2.缓解时无明显体征,发作时胃溃疡在胃脘正中或稍偏左,十二指肠溃疡稍偏右有压痛
3.理化检查可做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粪便隐血实验等,有助于诊断.
同时,应结合心电图检查除外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B型超声检查、胆道线造影检查和肝功能检查除外肝、胆、胰疾病.进行粪检查找钩虫卵,除外钩虫病等引起的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
【偏方一】吴脂当归散
【来源】民间
【组成】五灵脂、当归、高良姜煅瓦楞各15克,白芨9克.
【功用】活血止痛生肌.
【主治】此方适于胃溃疡.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每日3次.
【按】五灵脂、当归活血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白芨、煅瓦楞制酸生肌.
【偏方二】猜肚汤
【来源】民间
【组成】猪肚1个,鲜姜250克
【功用】温中止痛.
【主治】此方适于胃溃疡.
【用法】将猪肚洗净,鲜姜切片装入,扎好,用砂锅温火炖烂,除去姜,把猪肚切成细丝,伴酱油吃,汤也饮下.1个猪肚吃3天,连续吃10个.
【按】猪肚补虚损、健脾胃,鲜姜温中健脾.
【偏方三】诃子哗蜜羹
【来源】民间
【组成】诃子肉90克,土豆汁100克,白芨60克,枳实60克,蜂蜜500克.
【功用】和胃导滞,化腐生肌.
【主治】此方适于胃溃疡.
【用法】先将3味中药共研细粉,再加入土豆汁、蜂蜜搅拌均匀,装在容器内备用.每日3次,每次1匙.2周为1疗程.病重者可服1个月.忌辛辣及不易消化之食物.
【按】土豆汁、诃子肉、蜂蜜和脾胃,白芨化腐生肌,枳实下气导滞.
【偏方四】白芨蜂蜜羹
【来源】民间
【组成】牛奶250克,蜂蜜50克,白肢粉10克
【功用】缓急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此方适于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将牛奶煮沸,调入蜂蜜、白芨粉,即可用.每日1剂.
【按】白芨有止血、保护胃粘膜作用.
【偏方五】海螵蛸散
【来源】民间
【组成】海螵蛸10克,川贝母30克,川楝子10克,鸡内金15克.
【功用】制酸止痛,消积导滞.
【主治】此方适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早晚各服1次.
【按】海螵蛸有抗溃疡作用,能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加速溃疡面愈合.
【偏方六】乌贼元胡散
【来源】民间
【组成】乌贼骨(去壳)360克,枯矾500克,元胡120克.
【功用】活血制酸止痛.
【主治】此方适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日服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按】乌贼骨制酸止痛,元胡活血止痛.
【偏方七】廿草乌贼羹
【来源】民间
【组成】甘草粉20克,乌贼骨粉10克
【功用】收敛止血,制酸止痛.
【主治】此方适于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两味和匀,每晨用2匙,以开水调成糊状,空腹时服用.吃完再制,继续服用
【按】乌贼骨制酸止痛,甘草粉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