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连续流产三次以上的,称为习惯性流产,又称“数堕胎”。本证属中医科学的“堕胎”,“小产”,或“滑胎”。范畴《叶氏女科证治》云: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医宗金鉴,妇人心治要诀》云:若怀胎三,五七月,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数堕胎,则谓之“滑胎”。甚者屡孕屡堕而终不能正产。有滑胎的妇女往往怀孕至上次堕胎月份或不超过上次而又发生的居多,《明医杂著》说:
“若前次三个月而堕,则下次必如期复燃…其虚。习惯性流产既然系乘患者之虚而使然在中医学典籍中认为应与防治:①不宜妊娠过密,否则,屡孕屡堕。②对屡滑胎者的,至少相隔一年多方宜受孕。而在此期间要调理身体,使健康恢复,还要夫妇双方进一步检查原因,以便掌握治疗必求其本,患者情绪不宜紧张,应安心服药,按医嘱进行调摄,根据根本人多年临床经验,以中药预防习惯性流产,是颇为理想可靠的。
1.脾胃两虚型
症状: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精神萎靡,眼眶黑暗,夜尿频多或月经超前错后,或滑胎后多年不孕,舌质淡红,脉沉尺弱。
治法:补肾健脾,佐理气血。
方药:补肾固冲丸《广州中医学院罗元凯教授的验方》
处方:菟丝子、鹿角霜、熟地黄、巴戟天、人参、白术、杜仲、枸杞子、当归、阿胶、续断各50克,西砂仁20克,大枣肉100克。
制法:共为极细末,炼蜜为小丸,如绿豆大,晒干,瓶储。
服法:每次服10克,日2~3次,怀孕期服至前次,(上次)滑胎时间然后停药,即使非受孕,亦可作为调理气血安肾固冲之剂,服法如上。
按:本方为广州中医学罗元凯老教授的经验方补肾固冲丸配伍较佳。临床运用效果满意,孕前孕后,皆可服用。
2.固胎汤(刘云鹏方)
方药组成: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炒扁豆15克,山药15克,熟地黄30克,枣皮10克,杜仲10克,续断15克,桑寄生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6克,枸杞子10克。
功效:脾肾双补,止痛安胎。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本证大都因脾肾双亏而致病。
用法:用水浓煎2次。两次药汁合匀,分三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服至上次滑胎日期,超过半月暂停服观察,还可连服一月更佳。
3.固冲安鳞汤。治滑胎(习惯性流产)有效(验方)
处方:菟丝子30克,桑寄生30克,续断。杜仲、阿胶各15克,出血加荆芥炭10克,侧柏炭15克,仙鹤草30克,腹痛加白芍3克,苏梗10克,素禀脾胃虚寒者用小剂量炒黄芩6克,加炮姜、砂仁各6克。
服法:先兆流产症状者,可连服7剂,3剂见效,连服3~5剂,如属滑胎者,先服一个月,日1剂,以后每半个月服一剂至六个月后,每月服一剂,直至分娩,可作预防和治疗之用。
4.泰山磐石散(古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10克,续断15克黄芩10克,白芍,熟地黄各15克,白术15克,川芎、砂仁各6克,炙甘草6克,糯米20克,水煎服。
功效:有补气健脾,养血安胎之功。
主治:妇女气血两虚,倦态少食,屡有流产之患者,可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者。
加减:胃弱者砂仁稍重用至10克,在有孕后每隔3~5天服一剂,连服4~5个月后停服。能预防流产。
5.固本安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4克,白术20克,黄芩12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8克,菟丝子20克,杜仲15克,续断20克,砂仁10克,苏梗15克,甘草9克。日1剂。水煎服,1剂为1疗程。可连4~6疗程。
加减:气虚胎漏者加阿胶10克,(烊化)枣皮15克,党参易人参20克,(另炖服)。气血两虚者加龙眼肉15克。阿胶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