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现代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是急性风湿病后遗症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累最为常见。临床有心悸、气促等症状。患者可有典型二尖瓣狭窄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或二尖瓣于主动脉瓣联合病变的杂音,伴相应的心房室扩大或心室肥厚,心功能正常或不全,或伴有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栓塞等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有助于瓣膜病变的鉴别。
【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心痹、惊悸、怔忡、喘证”等范畴。本病多由风湿病邪侵犯血脉后日久伤及心脏所致。心受邪扰,阴血耗伤,血少则心气弱,心气虚弱,则血脉不畅,而致气滞血淤。心气既亏,日久阴亦虚,故可见心下动悸,唇甲舌质或面部的青紫等症。由于心脉痹阻,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肺脾肾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肺气壅塞,肃降无权,发为喘咳;脾肾受累,气不化水,可形成浮肿;水饮上凌心肺,则心悸喘咳而不得卧。
【辨证论治】
般可将本病分为心脏淤阻、气血两亏、心肾阳虚三型辨治。
1.心脉淤阻型
症状:两颧紫红、唇甲青灰、心悸怔忡、头晕乏力、咳嗽甚则咳血,心痛阵发,舌质青紫或有淤斑,脉结代。
治法:活血化淤,佐以宁心。
方药:方取桃仁饮加减。
处方:桂枝60克、炙甘草8克、赤芍、丹参各15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郁金10克、远志10克、生蒲黄10克、玄胡10克。如咳嗽甚而有黏痰者,可加苏子、杏仁各10克。
2.气血两亏型
症状:可见心悸、动则尤甚,气短汗出,面色苍白或萎黄,夜寐不宁,舌质淡,胖有齿印,脉细或濡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当归、桂圆肉、枣仁各10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桃仁、红花、郁金各10克。
3.心肾阴虚型
症状:可见心悸气喘,倚息不得卧,头晕胸心。恶寒肢冷、全身浮肿。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方取真武汤加减。
处方:炮附子1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黄芪。汉防己各15克、茯苓20克、生姜皮10克、煆龙骨、牡蛎各30克。如本病兼有风湿活动症状,可随证辨证加药兼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