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因为湿热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后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瓣膜病变,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常见的心瓣膜病变主要为二尖或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起只是两颧可见紫红色,口唇轻度发绀,胸骨左缘随心脏搏动而出现抬举性冲动,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心悸、怔忡、气短、气促,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痰带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腹水、胸水。临床实验室检查:X线摄片可见左心房和右心室扩大,肺部瘀血;或左心室、左心房扩大。心电图提示心房纤维颤动和相应心房或心室肥厚图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在未出现心力衰竭又无风湿活动时,一般不需要内科治疗。对于各种心瓣膜病变,有手术指征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若出现心力衰竭者,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心痹”、“心悸”“喘证”、“水肿”范畴。其病因多为风寒湿热邪气等多因素复合为患,其病理过程为邪气侵犯人体,营卫失和,进而侵人经脉,阻遏气血营运,渐成痹滞之证。
偏方1沉香矾豆散
配方:沉香60g皂矾120g黑豆300g琥珀90g山楂150g新鲜鸡血和内脏1具用法:取3年以上白雄鸡1只,杀鸡时取新鲜鸡血和内脏(不可用水冲洗)。上药(研细)为1料,与鸡血内脏共捣如泥,晒干研细末。每次服6~15g,日服2次(早晚服为宜)。每料药散需服20天左右,剂量由6g逐渐加大至15g。可用面食裹药服。若服1料心衰有所缓解、浮肿消退、心悸平息、饮食增加、再继续配制3~5料,以巩固疗效。若服完1料诸症无改善,则视为无效,改用其他方药(疗法)治疗。
功效及主治:理气降逆,燥湿健脾,强心救逆。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说明:①本方腥味重,不宜用白开水送服,以免引起恶心呕吐;②服药期间禁食一切生冷及荤腥油腻之品,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防止受凉及饮食过饱,禁烟酒。
偏方2牛膝二草汤
配方:土牛膝30g灯心草6g豨莶草15g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及主治:祛风湿毒,清心安神。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偏方3双叶汤
配方:梨树叶20g竹叶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及主治:清热除烦,解毒止痛。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偏方4强心茶
配方:老茶树根30~60g糯米酒1小杯
用法:将老茶树根洗净切片,与糯米酒一同放人沙锅内,加水煎汤,去渣,于睡前1次服下。每晚1剂。
功效及主治:温阳利水,强心通脉。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全身浮肿,尿少。
偏方5三味龙眼茶
配方:龙眼肉30g远志15g丹参15g
用法:将上药研成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及主治:养心活血。主治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