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肋间神经痛医案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肋间神经痛的概念是指肋间神经支配区内的疼痛综合症,原发性者罕见,多为继发性病变。肋间神经痛怎么治疗?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老中医治疗肋间神经痛医案大全。

肋间神经痛

高辉等医案

笪某,女,53岁。

1985年2月15日初诊。

自诉3天前与家人争吵,当晚突感左侧肋间烧灼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疼痛难忍,夜寐不安,咳嗽加重,伴有呃逆,叹息痛减,经某医院神经科确诊为“特发性肋间神经痛”,服用消炎痛等止痛剂,症状无明显改善。

取穴:背俞穴、华佗夹脊、疼痛部位。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沿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用75%酒精消毒皮肤,然后自上而下,由华佗夹脊穴胸,至胸:、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关元俞,采用梅花针叩刺5遍,叩击后在该部位拔火罐10分钟。尔后,令患者侧卧,患部向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足少阳胆经胁肋部循行段自后向前用75%乙醇消毒,用梅花针叩刺5遍,叩击后再叩刺疼痛区上下各1肋间隙部位2遍。叩毕,在疼痛区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间休2天续治。

遂以上法治疗1次后,患者顿觉疼痛大减,继以上法治疗2次,疼痛完全消失,诸症全无,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湖北中医杂志,1988,(6)]

张建新医案

王某,女,30岁。

1988年8月3日诊。

自诉:2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出现右肋部疼痛,时轻时重。多次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予维生素B族治疗,效果不佳。近来疼痛加重。

查体:右5、6、7肋间压痛,无肿胀。在背部第6胸椎右旁约1厘米处,有一长约1.5厘米条索状物,压痛明显。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疗:以条索状物为中心,在直径2厘米范围内用梅花针重叩后用红外真空净血疗法[取穴:背部阳性反应点。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在阳性反应点范围内用梅花针重叩,然后用红外真空理疗机(四平市机电研究所产品)抽负压84.5~91千帕,依病情轻重使出血量达2~10毫升。3天治疗1次,直至痊愈]拔出血约3毫升。3天后自诉疼痛明显减轻。依上法再治疗1次,出血量达5毫升左右。1周后疼痛消失,查背部条索状物、压痛均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四川中医,1990,(4)]

朱锡祺医案

崔某某,男,41岁。

初诊:1976年2月7日。二旬来,右侧胸胁疼痛甚剧,不敢咳嗽,深呼吸受限,无发热及外伤史。曾经外院诊治,X光胸透摄片无异常发现。注射抗生素,口服止痛片,效均不显,脉数,苔腻。治拟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羌独活(各)二钱,细辛一钱,郁金三钱,制川草乌(各)一钱半,瓜蒌四钱,白芥子三钱,旋覆梗三钱,丹参三钱,赤芍三钱,乳没药(各)一钱,丝瓜络二钱,失笑散四钱(包)。

半个月后,因其感冒又来本院就诊,得知服药3剂,胸胁疼痛即止。(《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孟澍江医案

陈某某,男,34岁。患胸胁疼痛二月余,不能转侧,咳时尤剧,伴胸闷脘痞,嗳气,口淡不渴,脉弦细,苔薄白而滑。

辨证:证属肝胆气机失调,夹痰湿阻于经络。

治法:疏理肝胆气机,兼以祛痰化湿。

方药:

旋覆花(包)8克,制香附8克,全瓜蒌10克,苏子8克,陈皮6克,法半夏9克,茯苓10克,苡仁15克,炒元胡8克,白芥子8克,姜汁少许。

本例2剂后疼痛大减,5剂后疼痛消失。后未再复发。[中医杂志,198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