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阳痿的辩证分型要点

养生之家导读:黄星楼内科临证识见,附餐菊轩医案包括黄星楼主任医师的论文、讲稿、临证札记和诗文等资料。那么中医阳痿的辩证分型要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辨证分型】

一、常见证型

命门火衰证:形寒肢冷,面色皖白,腰腿酸软,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精冷清薄,阴茎萎软,不能勃起。舌质淡白,脉细软。

心脾亏损证:神疲肢倦,面色萎黄,纳食减少,或有心悸不宁,阴茎欲举不能,或举而不能持久,舌淡红,脉濡细无力或迟缓。

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性欲减退,阴茎萎软无力,或纳谷不香,嗳气频作,脉弦小,苔薄白。

肾虚夹湿热证:阴茎萎软,或甫交即泄,阴囊湿润,臊臭,或有阴痒。头昏,腰酸,膝软或下肢酸重,时有低热或手心亢热,小便赤涩而混,或有尿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微数。

二、类证鉴别

阴缩证:《灵枢·经筋》谓:“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楼英谓:“阴缩,谓前阴受寒,人腹内也。”本证多系寒邪侵袭,寒凝厥阴所致,与阳痿有别。

三、临证浅识

阳痿一证,临床常单独出现,亦可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或生于他病之后。除部分患者有器质性病变外,绝大多数系功能性病变,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得到恢复。如因发热、过度疲劳、情绪不佳等引起的一时性功能低下,不应视为阳痿。

凡先天性缺陷,发育不全,“此天之所不足也”。少数人在初婚或夫妇久离重聚之时,亦可偶发阳痿或早泄,此乃情绪过度紧张所致,毋需治疗。如中年以后出现性欲减退,或阴器举而不坚,是年事渐高,性功能逐步衰退的必然现象,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张三锡指出:“中年人虽举亦不得壮者,皆精力乏所致。昧者悉指为阳虚,妄投桂、附、锁阳、苁蓉,徒助邪火煎熬真阴,卒至毒发,中风暴亡。”医者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