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阳痿指成年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病症,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其主要表现为“阴器萎弱”或“不用”,故《灵枢经》、《诸病源候论》又称之为“阴痿”。
男子阴茎古称“玉茎”,亦称“阳道”,乃宗筋之所聚,为“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灵枢·刺节真邪》)。其兴举泄精之生理功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发育成熟,“肾气盛,天癸至”而精气溢泻;二是精血充盈,张景岳谓“宗筋为精血之孔道,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故阴茎必得精血充旺,而后能发挥其正常功能;三是欲念冲动,“食色人之大欲也”,欲念为心神所主,而起源于相火,欲念冲动,则相火熻然而随,精血聚于宗筋,阴茎得以挺举。
1.久病、大病之后,肾元亏虚,精气不足,或因纵情恣欲,斫伤太过;或在青少年时期有手淫恶习,耗散过度,而致命门火衰,精血不足,阴茎萎弱,举而不坚,或甫交即泄,精冷清薄。
2.或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或因脾胃素虚,谷气不充,皆可致精血化源匮乏,阳明失其主润宗筋之能,而为致痿之因。
3.若所愿不遂,或夫妻不睦,情怀不畅,或因强烈精神刺激,致令肝木失调,气机郁滞,伤及足厥阴经脉,可使宗筋失用而成痿。
阳痿的成因,主要在于精血亏损,命门火衰,宗筋弛纵。前人虽有湿热内盛,下注冲任,导致宗筋弛纵而成阳痿之说,但临床所见,湿热下注之痿,每与肝肾亏虚有关,或因湿热为患日久,伤及肝肾;或因肝肾素虚,又夹湿热下注,皆可伴见下焦湿热证候。而单纯的下焦湿热阳痿究属少数,诚如张景岳论阳痿证:“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