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足跟痛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单方验方治百病经长期临床实践,广泛收集资料,系统介绍了1300多首单方验方的治疗经验。那么老中医足跟痛怎么治?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个症状,主要是由足跟骨的慢性炎症所引起,包括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跟腱周围炎、跟骨骨质增生、足跟滑囊炎、跖腱膜炎。

本病多因肝肾亏虚、阴血不足;或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使经脉之气痹阻所致。长时间步行及站立过久也会使足跟部组织劳损而致痛。

足跟痛起病缓慢,多为一侧。晨起站立时,顿感足跟凝重、胀痛,活动片刻后疼痛渐减,但行走过久,疼痛骤增。不红不肿,遇冷痛增,在跟骨结节处有压痛。

二乌汤

【组成】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g。

【用法】上药加水1500ml,煎煮3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待药液温后浸洗患处。每日1剂,日洗2次,每次洗15~30分钟,洗毕用拇指沿足跟骨内、外、后侧进行按揉,然后按揉足跟底部,则效果更佳。

【功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足跟痛。

-一

二乌透骨汤

【组成】透骨草、路路通、寻骨风各30g,三棱、苍术、独活各20g,细辛、川乌、草乌各15g。

【用法】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置水中煮沸3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中。趁热将患足置于药液上熏蒸。为防蒸汽散失,上面可盖以布巾。待药液温度降至约50℃时,再将患足置于盆内浸洗,并用手不停地搓揉30分钟。每日熏洗2次,每剂可用2日。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温经止痛。

【主治】凡因跟骨骨质增生、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部脂肪垫炎、跖腱膜炎所致足跟痛,均可用之。

药袋方

【组成】白芷、白术、防风各10g。

【用法】取棉布一块做成布袋,将上药装入布袋,放清水内浸泡10分钟。另取砖头一块,在平面上挖出一凹窝,放炉火中烧红,离火后向凹窝内倒入食醋100ml,再把药袋放在醋中,将足跟踏在药袋上约20分钟。每日1剂,连用3~5剂。在短期内临床症状均可消失。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主治】足跟痛。

三生散

【组成】胆南星、半夏、草乌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80~100目筛后,贮瓶备用。用时取狗皮膏或跌打风湿膏,在火上烤化拉平后,每取此散1.5~2g放在膏药中心调匀,趁热贴于患处,外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可正常行走,每5~7日换药1次。用药前用温水浸洗患处,拭干后再贴膏药。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足跟痛。

【附记】据临床观察,治疗有效率达96%,其中治愈率为75%。治疗期间应注意:①本方有毒,严禁内服。方中三药,一定要生用,勿用熟药。②5日内患处勿沾水;③最好减少行走时间,不宜久立。

骨刺膏

【组成】姜黄、赤芍、栀子、白芷各12g,穿山甲(代)6g,冰片3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软膏状敷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夜敷日除,药干加醋。每剂可连用3夜,1个月为1个疗程。1或2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清热祛风,散瘀通络。

【主治】跟骨骨质增生。

【附记】或取川芎45g,研成细面,分装于薄布袋内,每袋15g左右。将药袋放于鞋内,直接与痛处接触。每次1袋,每天换药1次。药袋可交替使用(换下后晒干)。连用7日。用之临床,效果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