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组成】
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丹皮9克泽泻9克茯苓9克水煎3次(用小火)。于三餐前服,每日一剂。
外用夏枯草100克、威灵仙100克,煎沸10~15分钟,加陈醋500毫升,拌和,趁热先熏后泡至冷为止,一日熏泡二次,隔日换药一剂,如此反复多次能痛止肿消,自觉非常舒服,拟名为“定痛熏泡法”。内服、外泡合用,治疗跟痛症,屡治屡验。
【病案举例】
朱xx,男,54岁,1994年4月3日初诊。
左足跟痛一日,次日即肿,跟踝不能活动,不动不痛,稍动即痛,从跟部起全足皆肿,跟和踝肿、胀、痛、热最剧。西医诊断:足跟骨刺,滑膜炎。用泼尼松(强的松)、氨苄青霉素等封闭,数日后缓解。近距离行走才旬余,前日又发作,按前药治疗乏效,惧封闭时剧痛,故请中医诊治。
脉细虚数,尺部沉弱,舌质红,苔少。证属肾阴亏损,兼夹湿热。方用:
生地12克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山药15克泽泻12克茯苓10克丹皮8克4剂,每日一剂,煎服,饭前服。
外用上述定痛熏泡法,每日2次。
4月8日复诊:足跟部肿胀红热已缓,可以跳行数步。嘱接服原方3剂,再熏泡10天,不仅足跟痛除,并且能行5公里。近年来,未曾复发。
【来源】《临证方药运用心得》一书。
【按】用六味地黄汤治足跟痛,适宜肾阴虚者,症见肾阴不足,低热虚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足跟作痛,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者才有良效。
若阴虚火旺盛者,可在上方中加知母、黄柏、牛膝则效更佳。
本方是安徽名医龚士澄主任医师治疗跟痛秘验良方,数年来临床应用,屡获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