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基础治疗:给予NP化疗方案, 长春瑞滨(NV B)30mg/m?加人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DDP) 20mg/m?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 第1~5日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化疗周期为3个疗程。
②中医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化浊解毒方加减。基本方:法半夏10g,天南星9g,生牡蛎20g,海蛤粉(包)10g,川贝10g,杏仁10g,瓜蒌30g,白英15g,仙鹤草30g,紫草12g,生甘草6g。加减:根据中医证型加减,气虚加黄芪、绞股蓝;血虚加阿胶、龙眼肉;阴虚加沙参、天冬;阳虚加肉苁蓉、杜仲;根据病理类型属于鳞癌加半枝莲、冬凌草;腺癌加重楼、藤梨根。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后CR4例,PR46例,NC41例,PD11例,有效率为49.02%,稳定率为89.22%。生存质量好转65例,稳定32例,有效率为88.1%;毒副作用:治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为:0度13例,I度51例,Ⅱ度29例,Ⅲ度17例,Ⅳ度2例;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为:0度21例,Ⅰ度67例,Ⅱ度13例,Ⅲ度9例,ⅣV度0例。
【治验点评】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每年全球新增病例120万人。中医学对肺癌的认识古已有之,《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描述的“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类似晚期肺癌的症状。张士舜主任医师从事恶性肿瘤的诊疗近半个世纪,张老发现,热、毒、湿、浊、瘀、虚是癌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中,以“癌毒”与“浊邪”在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至关重要。“癌毒”是肺癌的特异性病因,癌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癌毒具有善于增殖结块的特点,必然阻碍经络通道,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导致和加重气滞血瘀、痰浊湿阻,癌毒与瘀血痰浊相互搏结,造成恶性循环。浊邪的实质是机体多余的代谢产物,浊邪之内涵要广于湿、痰、水,浊邪壅塞亦可以化生痰、湿、瘀,常相兼致病。浊邪属于阴邪,发病有隐匿性,每渐积成病,初期常无证可辨,符合肺癌初期起病隐匿的特点。人体之病理产物为内生之“浊”,阴静难动,缠绵难愈,具有黏滞、重浊的特性。在肺癌患者中,浊邪主要包括湿浊、痰浊、瘀浊,多裹挟痰湿、瘀血、癌毒为患,此数种病理因素交相混合,相互影响,戕害脏腑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导致机体形态结构及生化功能变化结果,导致肺癌的形成及病情的逐步发展演变。归纳肺癌的主要病机为“浊邪犯肺、癌毒蕴结”。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针对“浊邪”与“癌毒”这两大病理因素,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下,遵循整体性规律与个体化灵活性兼顾的原则,采用“化浊解毒”为治疗大法,合理组方。方中法半夏辛散温燥,能化痰浊、行水湿,且降逆气、除痞满,善祛脾胃湿痰,还有减轻铂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的作用;天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生牡蛎、海蛤粉性味咸寒,共奏软坚散结、清化顽痰湿浊;川贝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杏仁化痰平喘、下气开痹;瓜蒌甘寒质润而滑,能清肺脏之积热,化痰浊之胶结;仙鹤草入肺、脾经,抗癌解毒、收涩止血。白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癌;紫草色紫质滑,善人血分,其性和平,凉而不峻,凉血活血,具有调节免疫及抗癌的作用;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现代研究发现,仙鹤草水提取液对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白英提取液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发现化浊解毒方配合化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研究表明,治疗组在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卡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并且治疗组发生化疗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步显示了化浊解毒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