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治则:以通调膀胱气化为主,兼利气机,化水湿。②取穴: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为主穴。③配穴:阴虚者加合谷、复留;恶心者加内关、足三里;病程较长者加肾俞、膀胱俞,并用维生素B1及B12在其他穴位封闭。④操作方法:用补气法,阴陵泉可透阳陵泉,得气后少加捻转即退针,再针三阴交,运针后留针20分钟,必要时可一日两次,针刺毕瞩病人排尿,对顽固性者,可加刺次髎,直接作用于马尾神经,促进膀胱收缩,而排尿。
【临床疗效】
治疗子宫切除后尿潴留15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疗卵巢癌切除术后尿潴留14例,痊愈13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疗宫外孕术后尿潴留8例,痊愈8例,好转0例,无效0例;治疗剖腹产术后尿潴留10例,痊愈10例,好转0例,无效0例;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4例,痊愈1例,好转3例,无效0例。
【治验点评】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机理,中医经典著作中多有论述,《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气化则出矣”。说明三焦功能失调,则产生尿潴留,针刺通过经络,改善大脑皮质,下丘脑及延髓的排尿中枢之功能,从而使膀胱内压增高,尿液易于排出。其机理为:正常人的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起抑制和调节作用。故正常情况下,当尿液充满膀胱时,刺激膀胱内压力感受器,向中枢传入冲动,然后中枢传出排尿信号,膀胱收缩,尿液排出。若为手术原因,皮质功能发生障碍时,便发生功能性尿潴留,其原因:(1)术后伤口疼痛的反射,腹壁乏力,或不习惯卧位排尿。(2)术中分离膀胱时扰动支配膀胱的神经,或牵拉引起肌肉痉挛,另外因压迫造成膀胱三角区水肿。(3)腰麻引起神经暂时性麻痹。(4)精神神经症状,因病人精神过于紧张。上述情况均会引起尿潴留,针刺能改善经络功能,以利于气化水运,使其较快的自然恢复排尿功能。针刺治疗尿潴留,无引起感染的危险性,特别是加用B1及B12等,有营养神经之作用,药物刺入穴位内,不但对经络系统有作用,而且也能影响到神经系统,使其发挥治疗功能。本组病人通过针刺穴位和药物封闭疗法加服中药补中益气,有综合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