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口服中药汤药(土茯苓、鸡血藤、丹参、忍冬藤、薏苡仁、车前草等)及奥硝唑片,每日两次,一次两片。连用一周,同时行我科传统宫颈局部上药,药物为我院制剂室制备黄药及养阴生肌散(黄连、黄柏、黄芩、紫草、当归、麝香、白及、冰片等)。1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放,治疗2个到4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126例,痊愈99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
【治验点评】
中医无本病名记载,因其以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改变为临床主要症状,古属“带下病”范畴。认为带下病多有湿邪蕴结,影响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成。有外邪和内伤两类,其中内湿之邪多由脾虚生湿,肾虚失固所致,外湿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治之用清热利湿,解毒除秽,活血化瘀。本治疗口服方重用甘淡平之土茯苓为主药,以利湿除秽,解毒杀虫,忍冬藤、车前子、薏苡仁之甘寒,既能辅助土茯苓利湿解毒,又有清热之功,而且甘能入脾,虽清利而不伤正,鸡血藤之辛温,能补血行血,是以补血为主之品,益母草之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有补有行,与鸡血藤、益母草同用,则补血化瘀之功益彰,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解毒。全方以甘、辛、苦为主,寒、温并用,甘则能补,辛则能开,苦则能燥,寒则能清,温则能行,故本方有热则能清,有湿则能利,有毒则能解,有瘀则能化能消。加之宫颈局部用黄药及养阴生肌散清热除湿解毒,活血养阴生肌,促进糜烂面的愈合。上述治法针对病因选用抗生素,口服中药及宫颈局部用药,临床上短期内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明显,避免了病情易反复,物理治疗术后出现大量阴道黄水,创面愈合需要时间及引起感染等可能,尤其适合有生育要求者。本治法中西医综合治疗标本兼治,发挥了祖国医学特色,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具有疗效稳固持久的优势,适用范围广,是宫颈糜烂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