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儿童时期骨盆内支持组织发育不全,不能对直肠承担充分的支持作用。②年老体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因而直肠周围组织亦松弛,失去支持固定作用,造成直肠脱垂。③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增加腹压,也可导致本病。④晚期内痔、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将直肠黏膜向下牵引,均可引起脱肛。⑤神经性疾病或神经营养障碍引起所支配的直肠周围组织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可引起直肠、肛管脱垂。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
偏方1蚯蚓黄芪散
配方:大蚯蚓2条黄芪30g
用法:分别洗净,焙干,同研成末。每日服2次,每次15g,用温开水服。
功效及主治:益气,升提。适用于气虚脱肛。
偏方2鲫鱼黄芪汤
配方:黄芪15g鲫鱼250g
用法:先洗净黄芪水煎2次,每次用水200ml,煎20分钟,两次混合,去渣留汁于锅中,放入洗净切块鲫鱼、姜片和精盐,继续煮至鱼肉酥烂,调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热食鱼喝汤。
功效及主治:益气,补虚,升提。适用于气虚所致之脱肛,子宫脱垂及胃下垂而见气短乏力。
偏方3乌梅醋洗剂
配方:乌梅30g米醋20ml
用法:将乌梅加水煎煮,取汁放人米醋,趁热熏洗患处,用毛巾将直肠托回肛门内。
功效及主治:敛肺涩肠,解毒散瘀。适用于脱肛。
偏方4中药敷脐
配方:黄芪、升麻、枳壳、五倍子各等量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研为细末,临用时取药末30g,以米醋适量调成薄糊,把药摊于纱布中间,敷于脐窝,以胶布固定。药于后再换药敷之。每日3~5次,频换频敷。
功效及主治:益气固脱,缩肛。用于肛脱不能回缩,日久不愈。
偏方5石榴皮白矾洗剂
配方:石榴皮30g明矾15g
用法:水煎,洗患处。
功效及主治:收敛缩肛。治疗脱肛。
偏方6马勃散
配方:马勃15g
用法:将马勃焙干,研末,香油调搽。
功效及主治:解毒,止血。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偏方7泽兰叶洗剂
配方:泽兰叶30g
用法:将泽兰叶水煎,趁热熏洗1~2次。
功效及主治:活血解毒。治疗小儿脱肛。
偏方8外涂鳖血
配方:甲鱼1只
用法:将筷子插入甲鱼口内,当甲鱼咬住不松口时,用刀切断头颈,滴血人碗。趁热涂血于肛门处。
功效及主治:解毒收敛。用治大便脱肛、久托不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