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效果与方法、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成,是妇科常见多发病。那么,益气活血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效果与方法、经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方术内容】

①服用益气活血颗粒(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牛膝、鸡血藤、茺蔚子、白芷、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陈皮、橘核、苍术、土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桑寄生、生甘草。由本院制剂科制成颗粒剂)。每次1包(每包10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②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8周为一个疗程,经期停药,一个疗程后复查。

【临床疗效】

治疗80例,痊愈35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显愈率70.00%,总有效率为90.00%。

【治验点评】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症中。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多数认为本病为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反复进退,耗伤气血,虚实错杂,缠绵难愈。其常见病因病机有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根据中医学理论及西医学对本病的研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我们认为气虚血瘀为本病的重要病机。正气内伤,外邪侵袭,留著于冲任,血行不畅,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致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颗粒以益气活血止痛为主,在动态中扶正,佐以理气化湿之品,祛瘀生新,使冲任胞宫气血调畅,从而达到瘀祛,湿化痛止的目的。方中人参、黄芪益气而能理气为全方君药,因慢性盆腔炎乃是因虚致瘀,故方中重用人参、黄芪,取其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去瘀而不伤正。白术、山药、当归、牛膝、鸡血藤、芜蔚子为臣药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助正气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助君药增强益气之功。当归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乃血中之气药,为妇女之良药,且尤宜血虚血瘀者,本方用之重在其活而不伤正的特点。《日华子本草》其云:“破恶血,养新血。”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能活血祛瘀通脉以消散癥瘕。鸡血藤苦甘性温,善入肝经血分既能活血,又可补血。芜蔚子活血化瘀。以上六药合用,既助君药健脾益气,又活血化瘀止痛,推陈出新,使气行则血行,瘀祛痛止,共为臣药。白芷、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陈皮、橘核、苍术、土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白芷、桑寄生诸药合用共为佐药。柴胡、香附、青皮、元胡、陈皮、橘核均可理气行气,气行则血行,瘀祛则痛止。苍术、土茯苓、薏苡仁、车前子功专化湿,清热,以防湿瘀互结,湿热互结,使病情更加缠绵难愈。故本方中加人化湿,清热之品,预燥其湿、清其热,意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白芷辛能行散,温能祛寒,芳香走窜,能通窍止痛。血得温则行,本方用之即取温通止痛之效。同时,白芷可“破宿血”主“血闭”,善治妇人多种瘀血证。桑寄生长于补肝肾,强筋骨,能振奋衰弱的机能以抗邪。慢性盆腔炎是一个长期发展而来的慢性疾病,若久病及肾则肾虚血瘀,使病情更加缠绵难愈。故佐以补肾药桑寄生以补肝肾。生甘草为使药。综观全方,诸药合用,融益气活血止痛、理气化湿为一体,标本同治,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气顺血和,则痛自除,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