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与方法、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之一,那么,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与方法、经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采用左氧氟沙星针200mg,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2/日,加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丹参、怀牛膝、槟榔、醋炙紫石英、泽泻、海藻,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②用法:每天1剂,分3次煎服,10天为1个疗程,煎服后药渣用布袋蒸热后在输液的同时外敷下腹,同时中药灌肠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30g,丹参20g,赤芍、三棱、莪术各15克)。煎药浓缩至100ml,药温37℃左右,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有利于药物更好吸收。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灌肠导管缓慢经肛门插入15~18cm,缓慢注人药液,平卧2~4小时,保留8小时,连用10天。药液保持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患者出现便意感时,应让其做深呼吸,放松,以降低盆腔腹压,使药液保留时间更长久一些。每个月经周期治疗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临床疗效】

治疗55例,痊愈22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

【治验点评】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育龄妇女是主要易感人群,症状时好时坏,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及腰部酸痛为主要症状,有月经不调和白带增多,严重者甚至继发痛经、异位妊娠、不孕症等,慢性盆腔炎主要由厌氧菌引起。患者在病变组织中很少能培养出病原菌,故抗生素基本无效。慢性盆腔炎多为长期的化学刺激,形成盆腔出血,炎性包快,瘢痕粘连而发的本病。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属“妇人腹痛”、“带下病”等病的范畴,病机多因湿热蕴结,邪入胞宫,瘀阻脉络,气滞血凝,致下腹坠痛,腰骶痛,白带量多,月经不调,常可导致不孕,临床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方法非常有效。现代医学认为,活血化瘀药物有不同程度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慢性盆腔炎致盆腔组织水肿、纤维化,且不同程度形成粘连,少数可触及炎性包块,致使药物很难进入这种组织内,也很难达到治疗浓度。中医中药治疗可缓解盆腔组织粘连,促进炎症吸收。中药保留灌肠可使中药在直肠吸收,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消化道对药物的影响及肝脏的损伤,增加盆腔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发挥局部用药效应,使药物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经过我院临床观察,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差,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