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枣子又名红枣、大枣、干枣、良枣、美枣等。为鼠李科多年生乔木枣树的果实。原产中国。已有3000年栽培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果,为古代中国“五果”之一。枣分南枣、北枣两大类,南枣主产长江流域一带,北枣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著名的品种有山东乐陵的金丝小枣,浙江义乌的义乌大枣,山西的贡枣,河北沧县、山东庆云的无核枣,陕西的大荔马牙枣,北京的三红枣,甘肃的敦煌枣,河南新郑的脆红枣和灵宝圆枣及湖北枣阳的蜜枣等。
枣子果肉肥厚,皮红肉青,清脆香甜,可生食。也可作干果煮食,蒸食,炖食,亦可入药。
传说古时有一病人,瘦弱如柴,饮食不下,每日腹泻,遍请名医,吃尽良药,病无好转。有一和尚叫病人早晨食大枣粥,1个月后病痊愈。民间谚语:“每天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足见枣子的医疗保健作用之大也。
(二)营养成分
每100克枣子含水分19克、蛋白质3.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72.8克、粗纤维3.1克、灰分1.4克、钙61毫克、磷55毫克、铁1.6毫克、钠6.4毫克、钾245毫克、氯30毫克、镁13.8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古酸1.2毫克、抗坏血酸5.12毫克。此外,还含有黄酮-双-葡萄糖苷A和柚配质C糖苷类物质及多种三萜类化合物。
(三)药用功能
枣子性平,味甘;入脾、胃、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调营,解药毒等功效。主治胃虚食少、脾虚便溏、血虚萎黄、神志不安、心悸怔忡、营卫不和、妇人脏躁等病症。据《神农本草经》载,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心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药。”《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肛癖气。”
现代研究发现,大枣中含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桦木酸、山楂酸, 可激活CAMP的活性及抗变态反应, 具有抗癌活性, 可防癌抗癌。所含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其中被分离出的柚配质C糖苷类有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因此具有安神、镇静之功。大枣的醇提物能抑抗体的产生,因此具有抗变态反应和抗过敏作用。
(四)食疗菜点
1.枣泥鳜鱼
【原料】鳜鱼一条(约1250克),枣泥50克,白糖、玫瑰花酱、醋、红葡萄酒、精盐、淀粉、面粉、料酒、蛋清、花生油各适量,猪油、鸡汤各少许。
【制法】
(1)将鳜鱼洗净,斩断头尾,从中间片开,中段片去皮骨,切成5厘米的方片,加入料酒、盐腌好,随后将一侧沾满淀粉,再抹枣泥卷成卷。
(2)蛋清打沫,加入面粉、淀粉和少许猪油搅成糊。
(3)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四成热,将鱼卷逐个挂糊,过油,定形后捞出。
(4)将鱼头、尾挂糊,下油锅,中火炸酥,码入盘的两边。
(5)将过油鱼卷再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码入盘中,使成鱼形。
(6)另起锅,放入白糖、玫瑰酱、醋、葡萄酒、精盐、少许鸡汤,用湿淀粉勾成金黄色糖醋汁,浇到鱼卷上即成。
【特色】此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甜微酸。
【功效】鳜鱼含高蛋白,但脂肪含量少,有益气力、补虚劳的功效。
2.小枣烧肉
【原料】猪五花肉1000克,小枣250克,鸡汤1000克,花生油1500克(约耗100克),酱油15克,白糖40克,精盐4克,味精2克,料酒10克,葱段、姜块各25克。
【制法】
(1)将五花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小枣洗净,砸松,去核;葱段、姜片均拍松。
(2)锅置火上,放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块,炸呈金黄色,捞出,控油。
(3)锅上火,注入10克油,烧热下入15克白糖,用手勺搅动,炒至呈枣红色时,倒入鸡汤,加入肉块、小枣、葱、姜、料酒、酱油、精盐、味精和25克白糖,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微火,烧约100分钟,待肉块已烂,改旺火,将汤收浓,拣出葱、姜,盛入盘内即成。
【特色】此菜色泽红润,味道醇香,甜咸不腻。
【功效】具补肝肾、益气血、利二便之功。
3.蜜枣扒山药
【原料】山药1000克,蜜枣150克,罐头樱桃10粒,猪网油1张,猪油15克,白糖200克,桂花卤适量,湿淀粉15克。
【制法】
(1)山药洗净,煮熟,冷后剥去皮,切3~4厘米长的段,再顺长剖为4片。
(2)蜜枣用热水洗净,切成两半,去核;猪网油洗净,沥干水分;樱桃去核,备用。
(3)扣碗内抹上猪油,把网油平垫碗底,上放樱桃,蜜枣围在樱桃周围,码入山药片,一层山药,一层白糖,至码完,稍淋些猪油,再加桂花卤,上屉蒸熟。
(4)取出扣碗,挑净花渣和油渣,翻扣于盘内。
(5)锅置火上,注入清水,加糖,烧至溶化,用湿淀粉勾芡,倒入盘内即成。
【特色】此菜甜香软糯。
【功效】有增进食欲、养心安神、防病保健之功。很适宜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患者食疗之用。
4.猪皮大枣烩蹄筋
原料】猪皮500克,大枣100克,蹄筋50克,葱5克,姜5克,蒜5克,大料2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精盐5克,鸡汤200克,干辣椒1克,大料、色拉油少许。
【制法】
(1)猪皮洗净,刮去油质,拔净毛,挂阴凉处晾干,剁成小块,入油锅,用温油炸透、鼓起即可;蹄筋入水中煮2小时捞出,剁成小块;葱姜均切成末,蒜切片备用。
(2)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下入姜、蒜、大料、酱油、料酒、精盐、干辣椒、鸡汤,倒入蹄筋、肉皮,炖煮20分钟。大枣用小锅煮20分钟去核,倒入蹄筋中,再煮20分钟即成。
【特色】此菜香鲜、软糯。
【功效】常食,有助于老人强筋壮骨、儿童生长发育、增长智力和美容功效。
5.红枣羊肚
【原料】净羊肚400克,红枣100克,糯米60克,香油10克,酱油10克,精盐3克。
【制法】
(1)将羊肚、红枣洗净;糯米用清水漫泡一夜。
(2)将糯米、红枣塞入收拾干净的羊肚内,用棉线将口扎紧,放入大碗内,入锅,隔水蒸至羊肚肉烂、大枣熟透为止,待凉后,切成片状,用少许香油、精盐、酱油调味即成。
【特色】此菜肚烂,枣香,糯米软糯。
【功效】有补脾健胃、补中益气、止汗止血作用。
6.红枣金针菇汤
【原料】水发金针菇100克,红枣100克,料酒5克,精盐3克,味精2克,姜片10克,花生油10克。
【制法】
(1)将水发金针菇去杂,洗净;红枣洗净。
(2)用有盖炖盅一只,加入澄清的金针菇浸泡水;金针菇、红枣、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适量清水和少许花生油,用牛皮纸封好后,上笼蒸1小时左右,出笼,起盅即可。
【特色】此汤微甜,金针菇鲜嫩,食之能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并有益智健脑作用。
【功效】具养血安神、益智健脑之功。
7.枣泥桂圆羹
【原料】龙眼肉50克,金丝蜜枣500克,水10克,桂花糖100克。
【制法】
(1)金丝蜜枣洗净放入锅中,入水煮1小时,过筛成泥,重新放入锅中,煮枣的原汁倒入锅中,放入桂花糖。
(2)龙眼肉用温水泡软,用凉水冲洗干净,放入枣泥锅内,煮20分钟即成。
【特色】此羹香甜可口。
【功效】有养血、健脑、补血等功效。
8.红枣莲子肘
【原料】猪肘1000克,红枣200克,莲子100克,冰糖150克,葱、姜、酱油、精盐、味精、糖汁、料酒、清汤各适量。
【制法】
(1)将猪肘除尽杂物,刮洗干净,在开水锅中冒净血污,捞出;大枣洗净,去核;莲子浸泡至软,去净莲心;葱切成段;姜切成片。(2)将30克冰糖放锅内,炒成深黄色,加少许清水煎成糖汁。(3)砂锅内加入猪肘、清汤,烧开,加入糖汁、冰糖、红枣、莲子、葱、姜、料酒、精盐、酱油,用小火炖煨3小时,至肘肉熟烂时,拣去葱、姜,加入味精,调匀即成。
【特色】此菜色泽红亮,香醇酥烂。
【功效】猪肉、大枣、莲子均是滋补养身、保健的佳品,常食,可强壮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9.猪皮红枣
【原料】猪皮500克,红枣200克,鲜藕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
(1)将猪皮刮清毛,洗干净,放开水锅内冒净污秽,捞出,冲洗干净,用刀切成小块;红枣洗净,去净核;鲜藕洗净,切成小丁。
(2)锅内加入猪皮块及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至猪皮熔化、呈粘稠状汤汁时,将红枣、藕丁加入锅内,继续用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冰糖,熬至溶化,盛出即成。
【特色】此菜肉皮软烂,枣藕香软。
【功效】具有强身健体及美容之功效。
10.枣圆蒸甲鱼
【原料】活甲鱼1只(约1000克),水发莲子50克,桂圆肉25克,红枣50克,精盐、味精、料酒、清汤、葱、姜、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将活甲鱼喉管割断,用沸水烫一下,刮净粗皮,用刀尖从裙边周围剥下硬壳,挖去内脏,斩去四爪,洗净,斩成块,在开水锅中焯一下;葱切段;姜切片备用。
(2)将莲子去皮,去莲心,在开水锅内焯一下;红枣去核,洗净;桂圆肉稍洗一下;以上各料与宰好的甲鱼肉一同放入汤盆里,加清汤、葱段、姜片,并用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调好味,上笼蒸2小时,待甲鱼肉熟烂时取出,拣出甲鱼大胸骨、葱段、姜片后即可食用。
【特色】此菜肉烂鲜嫩,清香可口。
【功效】有补脾补血、滋阴益气的作用。
11.黑木耳红枣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10克,黑木耳1克,红枣20克,酱油、味精、精盐、料酒各适量,香油少许。
【制法】
(1)将黑木耳用清水泡发,拣去杂质;红枣洗净,去核;猪瘦肉洗净,切片,用酱油、精盐、料酒腌10分钟左右。
(2)锅置火上,放入清水、木耳、红枣,烧开,然后放入猪瘦肉片,煮至熟烂,放入盐、味精、调好味,淋上少许香油即成。
【特色】此汤味道清淡,肉嫩汤微甜。
【功效】具有健脾、润肤等作用。
12.红枣香菇汤
【原料】干香菇20只,红枣8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熟花生油各适量。
【制法】
(1)将香菇用温水浸泡发好,洗去泥沙;将红枣洗净,待用。(2)炖盅一只,放入澄清过滤的泡发香菇水和适量的清水,再放入香菇、红枣、精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盖上盅盖,上笼蒸1小时,出笼,起盅即可食用。
【特色】此汤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功效】香菇有健胃益气、滋补强壮的作用;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组成此菜汤,是很好的健美、抗衰老菜点,可作为各种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食少的营养保健食疗菜。
13.鹿肉芪枣汤
【原料】鹿肉150克,黄芪50克,大枣50克,精盐、料酒、味精、姜片、葱段、熟花生油、肉汤各适量。
【制法】
(1)将鹿肉洗净,切片;黄芪用冷水洗净,切段;大枣洗净,去核。
(2)锅置火上,放入肉汤,烧沸,加入精盐、料酒、味精、姜片、葱段、花生油,放入鹿肉、黄芪、大枣共煮,煮至鹿肉熟烂,出锅装入汤碗中。
【特色】此菜风味独特,是名贵药膳食品。
【功效】鹿肉能补五脏,调血脉,补肾益精;黄芪有补气开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之功。常食此菜汤,有润肤、美容、抗衰老的作用。
14.香酥红枣
【原料】红枣30枚,甜豆沙馅75克,香酥粉75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100克)。
【制法】
(1)将红枣洗净,晾干,逐个去核,酿入豆沙馅备用;香酥粉放一盛器内,加少许水,调成糊状。
(2)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熟,将酿好的红枣,逐个粘匀糊,下入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控净油,晾凉,装盘即可。
【特色】此品外酥内软,味道香甜。
【功效】具益气补血之功。常食可抗衰老。
15.红枣牛肉汤
【原料】牛肉600克,生姜末10克,红枣80克,黄酒25克,花生油、精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
(1)牛肉用清水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加入花生油、酱油、黄酒,腌渍入味。
(2)红枣逐个去核,用清水洗净。
(3)将沙锅加适量水,用旺火烧开,放入牛肉片、姜末、红枣、黄酒、加盖,改用文火煲3小时,下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特色】此汤肉嫩鲜,味香甜。
【功效】有温中散寒、补虚健胃作用。
16.红枣煮鸡肝
【原料】鸡肝250克,红枣200克,大料20粒,酱油、料酒、精盐、葱段、姜片各适量。
【制法】
(1)红枣洗净,用温水泡软,用小刀挖去核。
(2)鸡肝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滤去血水,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3)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鸡肝、大料、酱油、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煮炖30分钟,炖至肝熟即可装盘入席。
【特色】此菜鸡肝软烂,味道咸甜。
【功效】有补肝养血作用。
17.金枣烧排骨
【原料】肉排骨500克,大枣200克,生姜片5克,酱油25克,白糖5克,盐1克,料酒5克,味精、香油、高汤、色拉油、湿淀粉各适量。
【制法】
(1)排骨剁成均匀的块状,入沸水中汆一下,捞出;大枣洗净,泡软,去核。
(2)锅置火上,倒入色拉油,烧热,下入生姜片爆香,再放入排骨块煸炒,待煸出香味后,加入酱油、料酒、白糖、盐及适量高汤,改用小火,煨至排骨九成熟时,下大枣,焖20分钟,再换大火收汁,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少许香油拌匀,出锅装盘即可。
【特色】此菜肉烂味浓,香甜可口。
【功效】具补肾虚、强筋骨之功。
18.红枣煨牛鞭
【原料】牛鞭1根,红枣100克,母鸡肉250克,虾仁3克,生火腿50克,猪肘肉100克,油菜心10棵,精盐、料酒~酱油、味精、鸡油、胡椒粉、湿淀粉、姜片、葱段、蒜片、醋等各少许。
【制法】
(1)牛鞭用水反复洗净,用料酒和醋洗几遍,用清水冲洗净,放锅内,加清水、葱段、姜片烧沸,煮至半熟,捞出,用冷水漂洗,用剪刀剪去外衣、尿道管,洗净杂质,切成长段。
(2)另取一部分葱段、姜片及蒜片,盛于碗中;油菜心洗净,焯水;将鸡肉、猪肘肉洗净,剁块;红枣洗净,去核。
(3)沙锅置火上,入清水,烧沸,下鸡肉、牛鞭段、猪肘肉、生火腿、虾仁及红枣同煮,煮熟后移小火上煨1小时,待汁浓鞭烂时,捞出牛鞭,挑出红枣,去掉姜、蒜、葱片,将汤汁滤净,肉、火腿、虾仁留做它用。(4)将沙锅置旺火上,用鸡油煸炒葱段、姜片及蒜片,待出香味时,放入鞭段及过滤后的原汁,加入油菜心,下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装盘即成。
【特色】此菜牛鞭软烂,味道鲜美。
【功效】有补脾补血、补肾壮阳及益精固气的功效,为冬令进补佳肴。适于肾虚所致的耳鸣、耳聋、阳痿等症患者食疗之用。
(五)治病验方
1.治支气管炎:大枣250克,韭菜根2把,水煎,食枣饮汤。2.治哮喘:削皮鲜南瓜500克,去核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加水煮汤食用。
3.治肺病、肝病发热:大白菜(连菜头,洗净,不必切开)1000~1500克,加入蜜枣及足量水煲3~4小时,每日食服。
4.治胸膜炎:
①红枣10枚,干姜1克,粳米50克,共煮粥,每日食1次。②鲜百合100克(干者20克),红枣10枚,甘草1克,加水煮熟后,加白糖调服,每日1次。
③红枣10枚,葶苈子15克,水煎两次服,每日上剂,连服10日。本方亦可治胸腔积液及肺脓疡。
5.治脾虚泄泻:
①白面、糯米、大枣各等量;先将白面、糯米炒黄,大枣去核焙干后,共研细末,每次服30克,每日3次,10日为一个疗程。
②红枣、淮山药各30克,生姜2片,加水煮烂后服之,每日1次,连服7~10日。
③大枣5枚,烧成炭,研末,温开水送服,分2次服。
④莲子、扁豆、淮山药、薏米仁各10克,红枣5枚,粳米20克,同煮粥,经常食用。
6.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黑枣、玫瑰花各适量。枣去核,与玫瑰花同放入碗内盖好,隔水蒸烂,每次吃枣5枚,日服3次。
7.治胃痛:
①大枣肉7枚,胡椒49粒,每个枣内装入胡椒7粒,捣烂为丸,如黄豆大,男用酒送服,女用醋送服。
②大枣7枚,丁香40个,枣去核,丁香研末,分装入枣内,烧枣至焦,研成细末,分为7包,每次服1包,1日2次,开水送服。③大枣2枚,乌梅1个,生姜6克,红糖适量,水煎,吃枣饮汤。
④鲜枣树根100克,猪舌头1个,炖熟吃。
8.治肠炎、菌痢:枣树皮粉,焙干研粉,每次服1克,每日服3~4次。
9.治虚寒痢:熟红枣肉250克,白术120克,鸡内金、干姜各60克。先将白术、鸡内金分别研细末焙熟,再将干姜研末,上料与枣肉同捣如泥,做成小饼,在炭火上炙熟,当点心吃。
10.防治肝炎:
①糯稻根30克,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日。
②党参、白术、山栀各15克,茯苓、茵陈各20克,炙甘草5克,红枣5枚,水4碗煎存1碗,每星期服1次。
③大枣10枚,茵陈30克,夏枯草9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④红枣、花生仁、冰糖各30克,先煮花生仁,后入红枣、冰糖共煎,每日1剂,睡前服,30日为一个疗程。本方并可预防肝硬化。
⑤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红枣20枚。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数沸即成,亦可酌加红糖。每日服2次。本方亦治慢性肝炎。
11.治肺结核:鲜枣肉1500克或干枣肉250克,加水煮烂,熬成膏状,加白糖500克,拌匀,制成大枣膏,每天早晚各服1食匙。12.治黄疸型肝炎:大枣100克,茵陈60克,山栀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13.治血小板减少:大枣120克,花生(连衣)15克,煎浓熟,食服,每日1剂,30天为一个疗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