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药膳的注意事项_药膳的禁忌、忌口及配伍(2)(2)

养生之家导读:药膳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滥用。应正确对待药膳与药物的关系。

2.药膳的忌口

吃中药要讲究忌口,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因此,在食用药膳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忌口,比如避免食用一些可以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延长病程的食物,有时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减少或禁食某些食物。简单而言药膳的忌口主要包括四类:

(1)某种体质忌某类食物。如:对人的体质而言,体质虚弱者宜补充不足,忌用发散、泻下之品;体质壮实者不宜过用温补;而偏阳虚者宜服温补药膳,却忌食咸寒食品;偏阴虚者宜服滋阴药膳,忌用辛热食物。

(2)某种病忌某类食物。如:对五脏疾病而言,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水肿忌盐、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即鱼、虾、蟹、猪头、酒、葱、韭等易动风、助火、生痰的食品);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

(3)某类病忌某种食物。如:热性病宜用寒凉性药膳,忌用辛热之品;寒性病宜用温热性药膳,忌用成寒食物。又如:凡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的病人,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风动气之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凡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茹、胡椒等动血之饮食,妊娠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

(4)服药后应忌食某些食物。如: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

3.药膳的服用剂量

药膳好吃又能治病,但需“饮食有节”,适量有恒,有的放矢,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应根据气候、时间、自身状况,按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4.正确处理药疗与食疗的关系

无病者不必用药,但可适当食用某些保健养生药膳。尤其对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者更为适宜。对患病者,特别是一些急重疑难病人,当用药治,并配合药膳治疗,可提高疗效。而在疾病康复期或对某些慢性病患者,用药膳调治则更为合适并常获良效;当然,这并不排除同时应用药物治疗。需要指出的是,药膳的治疗范围虽较药物治疗更为广泛,但其针对性和特效性远较药疗为差。若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药膳并不是随便乱吃的,食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忽视药理,不根据实际的体质和状况乱吃就可能引起问题。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