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子宫脱垂_预防子宫脱垂的主要措施与方法(3)(3)

养生之家导读:从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来看子宫脱垂的发生与分娩、妇女的体质、超负荷劳动、体势用力有关。因此,只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子宫脱垂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7.切实做好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是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雌激素平低,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及悬系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

应该指出的是,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产后长期哺乳的旧习惯,一般哺乳时间均在2~3年以上,有的甚至4~5年。据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子宫脱垂患者的调查资料表明: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10%以下,而哺乳期在一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此外,经过试验表明: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者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1)哺乳期的妇女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也要避免长时间的站立、蹲位、负重、提重物等。

(2)参加农业劳动的哺乳期妇女,应在近村处的地方做农活,以减少劳动时哺乳的往返路程,做到“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即妇女哺乳期间,为哺乳方便只在家门口附近做活,不到远处干活)。

(3)产后哺乳时间不应过长,以不超过1年为好,农村妇女尤其要坚决纠正产后长期哺乳的旧习惯。

(4)为了预防子宫脱垂,妇女应在哺乳期间坚持进行腹直肌及肛提肌的运动锻炼。子宫后倾的妇女,应到医院让医生手法复旧,同时配合膝胸卧位锻炼。

8.搞好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计划生育是一种预防保健措施,是保障母婴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早婚早育的妇女,因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骨盆狭小,产程延长,难产及产伤的发生率高,因而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生育过多、过密的妇女,其盆底组织及软产道的损伤机会也必然增加,子宫脱垂的发生率亦上升。因此,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做到适龄结婚生育提倡晚婚晚育。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并不意味着凡是符合这个年龄的男女青年,都应结婚,婚姻法中规定的是法定最低结婚年龄。我们提倡晚婚也并不是越晚越好,女青年生育最好不要超过30岁,尤其不宜超过35岁。因为年龄过大的妇女分娩时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骨盆韧带和盆部及会阴部肌肉的张力可因过度伸展而逐步下降,产后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所以,从医学观点看来,最佳结婚年龄,男方应为25~27岁,女方为23~25岁。25~30岁是男女年生殖力最旺盛的年龄,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也高。据医学统计,这个时期难产率最低,所生的孩子体质最好。所以,这个时期是最佳结婚生育年龄。

(2)做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我们知道,多次妊娠

分娩会使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增高。如果因为某种原因需要生育第二胎时,两次妊娠及分娩的间隔时间要长些,最好不应少于4~5年。因间隔时间长,有利于盆底组织的恢复。如果两次分娩间隔时间过短,或生育过密,母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康复,势必使身体衰弱,尤其是盆腔组织屡经妊娠及分娩损伤而得不到恢复,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3)做好避孕工作,育龄妇女要采取避孕为主的综合措施,绝不能以人工流产和引产来做为计划生育的措施和方法。因为,反复进行人工流产及引产手术,都会影响子宫支托结构的完整性,容易导致子宫脱垂的发生。育龄妇女都应当认识到人工流产和引产手术只能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避孕可采用工具避孕法(男用阴茎套、女用阴道隔膜及官内节育器等),或药物避孕法、安全期避孕法等。

如果育龄妇女不想再生育,可采用输卵管绝育法,目前有输卵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粘堵法等。

养生专题

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
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
冲洗阴道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卫生习惯,对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下面问您介绍中老年女性怎样冲洗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