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及分类

养生之家导读:老年人抑郁症相对于常规的抑郁症来说还有其独特之处,这就表现为老年人抑郁症的三个发病分类,通常可以分为反应型抑郁、多疑型抑郁和隐匿型抑郁三种。

文章目录

老年人抑郁症的特点及分类

老年人抑郁症相对于常规的抑郁症来说还有其独特之处,这就表现为老年人抑郁症的三个发病分类,通常可以分为反应型抑郁、多疑型抑郁和隐匿型抑郁三种。

1、反应型抑郁是最为常见的老年抑郁,通常环境的改变就容易造成反应型抑郁。这种环境的改变可以包括多个方面的情况,比如说退休造成社会工作环境的改变,搬家造成的生活环境改变,丧偶或者是子女成婚造成的家庭环境的改变等等。也就是说,当环境发生改变的,就有可能诱发反应型抑郁症。

2、多疑型抑郁则通常是因为身体方面的疾病引起的,有的老人前半生都很健康,但在50岁以后会出现一些身体疾病,由此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恐慌的情绪,觉得自己全身到处都不舒服,都有患病的征兆,但经过实际检查后证明没有病的情况依然不能让他们放松,发展到后来可能对任何事情都开始产生怀疑。

3、隐匿型抑郁则是出于讳疾忌医的想法而产生的一种抑郁,患有隐匿型抑郁的人即使身体有一定的病痛也总是忍着,不愿意去医院检查或治疗,他们总是害怕一旦去检查就会查出很多自己无法面对的疾病,所以他们以“驼鸟”的方式来进行消极的躲避,从而使身体中的疾病一步步加深,难以得到及时的医治。这种抑郁状况被称为隐匿型抑郁。

如何警惕老年人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多有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离开工作岗位、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病等。特别是在冬季,天气阴冷,老人更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老年人抑郁症可表现为情感障碍:无精打采、兴趣下降、孤独、悲观,坐立 不安、紧张、恐惧、惊慌、强迫,记忆力下降、失眠,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活着真没意思”。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子女对于老年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 照顾,同时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提倡精神赡养;老年人要面对现实,合理调整生活内容,如足够的睡眠、运动锻炼、解决好家庭矛盾等,多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多与年轻人交往,常动脑子,不间断学习;按照自己的志趣培养爱好,如种 花、钓鱼、书法、摄影、下棋、集邮等。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如果老年人出现下列表现:兴趣缺乏或脱离社会、记忆力明显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疑病症、悲观消极,产生寻死念头伴自杀动机,则需要尽快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心理学家发现,悲观主义者眼睛往下看,他们的大脑工作得更好;乐观主义者向上看时,他们的大脑会转得更快。这一研究认为,只需劝说抑郁的人改变一下习惯,将目光稍稍抬高一点,就能帮助减轻抑郁情绪。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