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发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手足疔疮。包括:“蛇眼疔*#沿爪疗”(亦称*代指”),属西医的甲沟炎;“蛇头疗”为西医的脓性指头炎:“蛇肚疗”(亦称“鱼肚疔**蛇腹疔”)属西医的手指第二节指掌面皮下脓肿;“泥鳅疔*(或泥鳅痈)为西医的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托盘疔*为西医手掌筋膜间隙感染:*足疔疮”发于涌泉穴处亦名*涌泉疗鞋#涌泉疽山*足心发”病穿板#等,均属西医的足底化脓感染。
【辨证治疗】
1.热毒壅滞
临床表现:多为手部疔疮。
(1)蛇眼疗:起指甲一侧边缘轻徵红肿疼痛,2~3天后成脓。治疗不及时可蔓延至对侧形成沿爪疗。脓液侵入甲下,形成甲下脓肿,指甲背面上可透现出黄色或灰白色的旅液积聚阴影,造成指甲溃空、脱落(“代指”)或有需肉突出。
(2)蛇头疔:初期指端麻痒而痛,继而嫩热肿痛。中期末节指端呈蛇头状肿胀,酿脓时呈剧烈的跳痛,惠肢下垂时更甚,局部拒绝触按,约10天左右成脓,常因剧痛影响食欲和睡眠,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后期一般脓出黄稠,肿消痛止,渐趋痊愈。若溃脓迟缓(2周后),脓水臭秽,经久不尽,且余肿不消,多为损骨的征象,必待死骨取出后,方能渐愈,(3)蛇肚疗:生于指中节掌面,患指红肿,形似小红萝卜,手指轻度屈曲,拒绝伸展,若强行扳直,则剧痛难忍。约7~10天成脓。因指腹皮厚,不易测出波动,也难自溃。渍后脓出黄稠,诸症渐减,约2周左右才能愈合。若损筋伤脉,则愈合迟缓,并常影响手指的活动功能。
(4)托盘疔: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起,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甚或延及手臂,痛剧。伴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脓不易外透,易向周围蔓延,损筋伤骨,或并发“走黄”。溃后胀出肿消痛减,全身症状亦随之消失,约7~10天煎合。
立法:清热解毒。
主方:五味消囊饮(《医宗金鉴》)。
加减:高热加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脓难透者,加生黄芪、皂刺,归尾、山甲。
2.湿热下注,毒邪蕴结
临床表现:多为脚部疗疮,即足底疗。初起足底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天有搏动性疼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头.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行走,并伴全身症状。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亦随之退去。
立法:清热解毒利湿。
主方:五神汤(《外科真诠》)合萆薢港湿汤(疡科心得集》),去滑石、通草,加公英、蚤休。
加减:肿重,用原方加红花、炙乳香、炙没药;痛重,加元胡、川棟子、木防己。
【其它疗法】
1.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若先用蒜硝糊或葱硝糊外敷半小时,再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则疗效更佳。蛇头疗初起,可用鲜猪胆汁漫泡指头。
2.成脓后宜切开排脓,甲下积脓可用曲别针掰直烧红,在积脓的指甲上钻洞1~2个,稍按压使脓液流尽后,可用10%三黄洗剂湿敔,或直接向洞内滴入碘酒。
3.脓尽后用生肌玉红膏以促收口。
4.有死骨者,可用八二丹蕾药线上插入疮口,提脉拔毒,促进死骨排出,待死骨松动后,用血管钳夹出。
5.蛇眼疗胬肉高突者,应剪平胬肉后上平衡丹.因嵌甲(趾甲甲沟炎多见)而致反复发作者,应拔除部分指甲,并切除部分甲床及甲母,以绝后患.
【文献参考】
1.蛇头疗、天蛇毒、蛇眼疔、蛇背疗、蛇腹疗,泥鳅疗内治:初起宜先服蟾酥丸,接着服仙方活命饮或五味消毒饮,外治:初起敷雄黄散或雄黄牡蛎散或金黄膏上掺雄麝散,使其消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新释》)2.刘耀驰介绍猪胆汁治脓性指头炎:鲜猪胆1枚,取胆汁2/3注入小瓶内。蜈蚣1条,冰片0.5克,共研末,和胆汁拌匀。患指伸入药液内,将手指连瓶口扎紧,漫泡36小时,再换一料新药,至肿消病惠。一般不超过3料药即可痊愈。(《江苏中医》(8):15,1990).
【调护、禁忌】
1.加强劳动保护,防止手足的损伤。
2.上肢宜悬吊,下肢者应卧床抬高患肢,体位应和于引流,忌持重或剧烈活动。
3.饬愈后注意早期功能锻炼。用健身球或两核桃置掌中捏滚。4.饮食禁忌同疖和颜面疗疮。
【西医诊断参考】
甲沟炎:
常有刺伤或逆剥伤史,指甲一侧或两侧近端红肿热痛,可伴全身症状。
脓性指头炎:
患指多有轻微损伤史,手指末节掌侧肿如“蛇头状”,肿硬压痛,胀痛或剧烈跳痛,下垂时加重;可有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化脓性腱鞘炎:
手指常有损伤或感染史,患处肿热剧痛,沿腱鞘压痛明显,患指呈半屈位,被动伸直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手掌筋膜间隙感染:
常有手部损伤和手指化脓性腱鞘炎病史,掌中间隙感染可见掌凹消失,手背明显肿胀,第3~5指呈半屈曲位,被动伸直时剧痛,局部压痛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