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因病变处损害以紫斑.白斑为主,故名紫白癜风。又因夏季出汗后皮疹明显,故也俗称汗斑。多由体热出汗,复受风湿热邪侵人毛孔,使气血凝滞、毛窍闭塞所致。病变多发于躯干、四肢近端,也可侵犯面部、颈部。皮疹为大小不等斑点,圆形,色泽紫褐或灰白,边界清楚,表面微发亮,抓之有糠状细小鳞屑,重者皮疹可蔓延成片.无痛痒,久则可微痒。相当于西医的花斑癣。夏季重,冬季轻。
【辨证治疗】
本病一般行外部处理,也有内服药物治疗的,在文献中有论述。
【其它疗法】
1.局部皮损可用二号癣药水、土槿皮酊、汗斑搽剂等外涂。
2.密陀僧散或颠倒散,用米醋调成糊状外涂皮损处。
3.验方:
(1)密陀僧研细末,鲜黄瓜片沾药外擦皮损处。
(2)枯矾,雄黄各等份研细末,用鲜茄子块蘸药粉外擦皮损处,每日3次。
(3)雄黄解毒散30克,百部酒120毫升,混合摇匀,外搽皮损处。
【文献参考】
1.此证俗名汗斑,有紫、白二种。紫因血滞,白因气滞。总由热体风邪、湿气,侵入毛孔,与气血凝滞,毛窍闭塞而成。多生面项,癍点游走.蔓延成片,初无痛痒,久之微痒。初起宜万灵丹汗之,次以胡麻丸常服:外用密陀僧散擦患处,令汗出,风湿自解。古今治法虽多,取效甚少,(《医宗金鉴》)2.徐宜厚用胡麻丸加减,治疗紫白摄风,其药为:大胡麻、防风、威灵仙、苦参、白附子、菖蒲,羌活.荆芥、细辛、茅术。水煎,1天1剂,分3次内服:或者研细末,水泛为丸,每天2次,每次4.5~6克,温开水送下,以取散风袪湿、杀虫止痒之效。(《中医皮肤科诊疗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调护、禁忌】
1.患者内衣应保持清洁,宜煮沸消毒。
2.饮食上忌鱼腥、煎炒、火酒、动风发物。
3.对原所患手足癣、股癬,应同时治疗。
【西医诊断参考】
花斑癣:
俗称汗斑,又名变色糠疹,是一种表浅角层真菌病。损害为灰黄色,褐色或紫褐色斑疹,斑疹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边缘清楚,表面微微发亮,搔抓时有糠麸样鳞屑。本病自觉症状缺乏,有时有轻微痒感。经过缓慢,夏秋季较重,入冬减轻。主要见于胸背、颈侧、肩胛等部。好发于成人,男性多见。鳞屑直接镜检,可见大量菌丝及成团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