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凡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以输9管妊娠为多见。此病在中医学中无专题论述,按其临床表现,散见于“跑阻”胎漏”“桨瘦”*腹痛”等病之中。
【辨证治疗】
1.未破损期(血瘀型)
临床表现:异位妊娠在流产或破裂之前,除有妊娠反应外,往往无明显症状,或一侧下腹有隐痛。妇科双合诊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子宫稍大,质软,与傳经月份不符,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脉弦滑。
立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主方:宫外孕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酌加元胡索、失笑散、乳没。可同时配以天花粉针剂,以提高杀胚效果。
2.已破损期(气脱型)
临床表现:月经过期或无明显停经史,下腹一测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深褐色(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少量血液,后穹降饱满.有触痛,宫颈摇举痛,子宫稍大,质软,比停经月份小,内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可触及肿块,有触痛)。下腹部有明显的*321。
压痛和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出血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血压下降或不稳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詠微欲厥或细数无力。
立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主方:参附汤(《妇人良方》)、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宫外孕1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此型患者来院后,应立即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服用参附汤,生脉散,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后,即加服喜外孕!号方。
3.不稳定型
临床表现:阴道有少量出血,下腹部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血.压平稳,腹痛拒接,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脉细缓。
立法:活血祛瘀,佐以益气。
主方:官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此型病入常兼有虚象,用药宜和缓,免伤正气。又因本型有再次内出血的可能,应做好随时抢救休克的准备。
4.癔结型
临床表现:腹腔包块形成,腹痛逐渐消失,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亦渐止,脉细涩。
立法:破瘀消癥,
主方:宫外孕号方,加元胡、乳香,没药、穿山甲、牛膝,加减:在非手术治疗中,若兼有腑实证,属实热者·可于主方中加大黄、芒硝,以清热泻下;若属实寒者,除服主方外,同时加服九痛丸(金匮要略》),以温中通下,荡寒散结;若寒热夹杂者,则在主方基础上配以大黄、芒硝、官桂适量,以泻热运阳,寒温兼顾;用攻下药时,对内出血较多,有虚脱现象者,不可过量,免伤正气,亦不宜久下,便下即止。
如休克严重出血多,或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者,或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增大,治疗无效,有再次破裂的可能,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其它疗法】
1.外熨
为加快包块吸收,可辅以消癥散(经验方):千年健、追地风、川椒、羌独活、血竭、乳香、没药各60克,川断、五加皮、白芷、桑寄生、赤芍、归尾各120克,透骨草250克,艾叶500克,共研细末,每250克为1份,纱布包裹,蒸15分钟,趁热外敷,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
2.灌肠
灌肠方:山羊血、桃仁、丹参、赤芍、蒲公英各15克,三棱,莪术各9克,鸭跖草30克,浓煎200毫升,加藕粉调成糊状,冷后保留灌肠,以加速吸收瘀血瓶块。
【文献参考】
1.宫外孕属祖国医学之瓶瘕范畴,可用少腹逐瘀汤(丹参、赤芍、川芎、当归、红花、小茴香、天花粉、苡仁、炒菜菔子.生蒲黄、元胡、益母草、桃仁、甘草、泽兰、香附、牛膝)加减治疗。体虚加黄芪,出血多时加阿胶珠,生蒲黄改用炒蒲黄,如妊囊活性大,加重天花粉用量,并在患侧外贴麝香虎骨膏止痛,陈旧性宫外孕,加三棱、莪术,(K湖南中医杂志》(5)17.1991)2.有报道,用(和剂局方》黑神轍加味(熟地、当归、川芎、炙甘草、官桂、莪术、王不留行、炮姜炭、蒲黄、瞿麦、黑大豆、黄酒、童便)服2剂后,改服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炮姜炭、官桂,元胡、五灵脂、没药、当归、蒲黄、川芎、甘草)服2剂后,用八珍汤调理治疗一例而愈。另一例用沈金鳌氏瘀棗成和痛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生蒲黄、瞿麦,莪术、香附、元胡、甘草)治疗,疗效满意。(《上海中医药杂志》(9)+2,1964).
【调护,禁忌】
严密观察腹痛及流血情况,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当急性腹腔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控制饮食,禁食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少突然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加重内出血。应积极做好抢救准备工作。若为包块型的患者,可督促适当下床活动,以促进包块或腹腔内血液的吸收。
【西医诊断参考】
异位妊娠:
最常见的部位是发生在输卵管,约占90%。输卵管妊娠破损后,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以对多数病人作出诊断。诊断困难时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观察期间阴道出血经久不停,腹部疼痛时发时止,盆腔肿块的大小形状及硬度有变化,血红蛋白逐渐下降等,均可协助诊断。必要时可采用下列辅助诊断方法:后穹窿穿刺,尿妊娠试验,诊断性刮宫取内膜作病理检查,B超检查,腹腔镜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