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膏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怎么使用方法

养生之家导读:咳喘膏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怎么使用方法是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处方组成】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250g,细辛、洋金花、生麻黄、肉桂各100g,延胡索500g,甘遂、樟脑粉各60g共研细末,以生姜汁搅成糊状,搓成莲子大小,置于烘热膏药中备用。

【治疗方法】主穴:大椎、肺俞、天突、膻中、足三里;配穴:肾俞、脾俞。每年夏季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连续敷贴3年为1个疗程。

【作用与功效主治】温肺散寒,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气管炎。

【临床疗效】本组1500例,其中男650例,女850例;

年龄最小3岁,最大82岁,平均41.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48年,平均16.7年。慢性气管炎820例;支气管哮喘310例;体虚易感冒370例。贴药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本组除85例无效外,其余1415例(占94.3%)均于第1个疗程生效。疗效标准:控制咳、痰、喘三症完全消失,遇诱发因素或有发作而病情较轻,能正常工作者;显效咳、痰、喘较贴药前减轻2/3,遇诱发因素发作时间、次数都减少2/3,不需服药者;好转咳、痰、喘遇诱发因素发作时病情较贴药前减轻1/3以上,亦不需服药者;无效:敷贴1个疗程后,病情程度和发作次数与贴药前相同或加重者。

26.png-sy

【经验体会】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病情比较顽固,反复发作不易速愈。本病的发作,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素体阳虚,肺虚卫外不固关系密切。中医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而不喘”及“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等说法,故治疗时选择肺、脾、肾俞以调理三脏功能,更以足三里、大椎穴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避免了感冒的发生,使慢性支气管炎、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本病患者大都素体阳虚,“冬病夏治”就是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理论,从夏天炎热的季节(三伏天)开始进行养阳治疗,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至冬季不发,或减少发病次数,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

【方剂来源】曾红英等咳喘膏穴位敷贴防治慢性气管炎1500例疗效总结.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