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口服强的松5mg/次,3次/天,1周后减至5mg,2次/
天,第3周5mg,1次/天。②口服自拟养阴抑抗汤,处方: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枸杞子15g,女贞子12g,菟丝子15g,墨莲15g,牡丹皮10g,生甘草6g。随症加减:伴月经先期加玄参、地骨皮,经来量多加阿胶、紫草,经量过少加丹参、当归,每天1剂。③治疗期间不同房或同房采用避孕套,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及外阴清洁,禁饮酒,忌食生冷、辛辣、甘肥食品。④连用3周为1个疗程,一般可用2~4个疗程,观察用药4个疗程后患者抗精子抗体的变化及治疗后1~2年患者妊娠情况。
临床疗效
治疗35例,妊娠20例,有效率为57.14%。
治验点评
西医学认为,免疫性不孕症患者抗体的产生均是因感染、外伤等多种因素使免疫保护屏障被破坏,自身抗原暴露,进而产生相关抗体。血清中抗精子抗体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引起精子凝集、制动、干扰精子运行。而生殖道局部抗精子抗体可直接作为一种空间屏障干扰受精而影响生育力。抗体与抗原结合进一步激活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病理损伤,引起相关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干扰破坏内分泌、排卵、受精、着床等各个环节而引起不孕。在治疗方面多采用皮质激素治疗,认为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症作用,可以影响抗原的加工,抑制抗体的形成和补体的介导,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不孕的目的。免疫性不孕包含于祖国医学广义的“不孕症”范畴中,而肾藏精,精生髓,主生殖。为“先天之本”。现代医学认为髓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免疫器官,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肾虚则孕育无能,免疫功能异常。只有在肾的滋养下,免疫系统才不致于成为无源之水,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故本病的病因之本在于肾虚,体内功能失于调根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因学理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是指肾虚,是发病的基础,因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标实是发病的诱因,多由经期、产后失于调摄、或房事不节,湿热内侵,与气血相搏,留滞冲任胞宫,影响精子活力。因此,免疫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以肾虚为主,临床上以肝肾阴虚多见。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采用养阴抑抗汤治疗本病,以滋肝肾、养阴血、调冲任、消抗体为治则,方中生地补益精髓、滋阴养血;山茱萸、枸杞、菟丝子补益肝肾调冲任;女贞子、墨旱莲具滋阴益肾,养血止血之功,其性寒可制虚热;牡丹皮、当归清肝热而养肝血,清补结合,活血调经;生甘草解毒清热,方中诸药相配,滋补肝肾,养血调经,补益冲任,消除抗体,易于受孕。同时配以西医免疫抑制剂强的松联合应用,中西结合,取长补短,既可以减轻西药副作用,又可以缩短中医治疗周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