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养生之家导读: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基础治疗:甘利欣胶囊保肝治疗,3次/天,每次

150mg;严重者静点甘利欣150mg,阿托莫兰1.2g,1次/天,HBV复制指标阳性的病人给予干扰素治疗,每次300万U,隔日1次。配合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及对症处理,水肿重者给予利尿剂,高血压者合用卡托普利,有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2)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肝肾汤治疗,每日1剂,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药物组成:丹参30g,苦参20g,白术25g,五味子15g,山药30g,黄芪30g,牛膝10g,茯苓15g,柴胡10g,甘草5g。随症加减:湿热重者合用茵陈蒿汤或甘露消毒丹,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茜草、仙鹤草、小蓟,尿蛋白重者加芡实、薏苡仁,高血压者加用夏枯草、钩藤,阴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恶心呕吐者加用清半夏、陈皮等。服药期间少饮酒,少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临床疗效

治疗33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

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

45.png-sy

治验点评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肾炎,是指HB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HBV无直接侵袭肾组织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肾病综合征,典型病理改变为膜性肾病。HBV感染伴有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为约为6.8%~20.0%,儿童多见。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起病年龄多为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居多,临床表现多样。所有病人均出现镜下血尿或蛋白尿、起病隐匿,多在查尿时发现。部分病人可以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起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可有大量腹水,表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者,40%有血压升高,20%肾功能不全。本病隶属于中医学“水肿”、“血尿”、“胁痛”、“黄疸”等范畴。人体的正气不足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素体肝肾亏虚,疫毒之邪侵袭肝肾。肝肾同源,疫毒之邪入于血分,深入肝体,邪毒久蕴,与湿热瘀毒互结下沉于肾,损伤肾脏,肾失封藏,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本病为瘀毒互结,肝肾同病。治疗上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治疗原则,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补益脾肾。益肝肾汤方以白术、黄芪健脾利湿,配伍山药、茯苓以增强补脾作用,丹参、牛膝活血化瘀,苦参、甘草清热解毒,五味子滋养肾阴,柴胡疏肝解郁。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补益脾肾之功。本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充分发挥了中医之特长,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治愈率将会明显提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