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一般综合治疗:注意有意识的多休息,即每24小时卧床满10小时。有显性或隐性感染灶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口腔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即每半年化脓感染两次以上或一年内化脓感染三次均需输液消炎治疗者,请口腔科会诊择期手术摘除;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2)西药治疗:潘生丁25mg~75mg/次,每日3次;贝他
普利10mg,每日1次,3个月~6个月为一疗程。
(3)中药治疗,自拟组方:生地黄20g、小蓟20g、白茅根30g、石韦15g、炒蒲黄12g、茜草15g、藕节15g、地榆炭25g、杜仲炭2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先凉水浸泡1小时,温火煎2次,每次半小时,每天一剂可分2次服。3个月为一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68例,完全缓解14例,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
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
治验点评
各种类型的肾炎在某种程度上都伴有血尿或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尤其是隐匿性肾炎在病理上多半是IgA肾病为主,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在西医治疗上无特殊治疗手段。并且部分患者的病理损害呈进行性发展,现在多认为最终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阻止其病理损害的进展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肾炎血尿按祖国医学观点属“尿血”范畴,本病成因多由于热伤脉络。正如《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所说“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早期,膀胱实热累及于肾,日久热伤气阴,久病必瘀。因此,本病治则注重清热、凉血、止血,同时配合西医的适当消炎对症处理。本方以小蓟、白茅根、茜草凉血止血为方中主药,小蓟性微苦寒,张锡纯曰“小蓟善入血方,最清血分之热”,《药性篡要》:“小蓟专主小便热淋尿血”。白茅根、茜草亦为凉血止血要药,前者为有清热生津,利水之功,后者兼有化瘀作用。《本草纲目》“茅根清伏热,利小便,止诸血”。蒲黄、藕节化瘀止血同为方中主药。生地滋阴凉血,石韦清热化湿为方中辅药。同时使用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阴疐。配合适量使用杜仲炭、地榆炭等,会使止血效果大增。全方清热、凉血、止血,适量滋阴作用,相辅相成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另外,本方在治疗过程中,对补体C3免疫球蛋白有一定影响,可能与尿红细胞丢失减少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抑制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合成,抗血小板聚集药潘生丁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凝血,抑制肾小球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本文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采用复方黄蓟煎剂配合西药治疗肾炎血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红细胞的排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明显比单用西药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