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所有病例均严格控制饮食量,适度体能活动,口服磺脲类和(或)双胍类降糖药物。(2)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中药养阴化浊之剂。药物组成:生地黄、知母、麦冬、枸杞、桑椹、葛根、陈皮、茯苓、车前仁、草决明、鸡内金。阴虚火旺者加黄连、玄参;痰湿明显者加苍术、白术;湿热明显者加夏枯草、茵陈、大黄;水肿者加泽泻、猪苓、附子。每日1剂,3次分服,连续30天。
临床疗效
治疗前TG为3.29±0.96mmol/L,治疗后为2.10±0.40mmol/L。
治验点评
临床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加用养阴化浊法治疗后可增强降低血糖和Chol的作用。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糖尿病患者多有口咽干燥、双目干涩、胸胁苦满、五心烦热、多饮易饥、便干尿黄等症。糖尿病血糖代谢异常又时常继发血脂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然而影响血脂变化的因素与年龄、饮食、肥胖、运动量相关。中医虽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症,但亦有有关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均涉及了本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从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结果来看,以痰浊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血滞血瘀等症多见。本次观察的病例以痰浊及阴虚症状较为突出,除阴虚之外还见形体肥胖、胸脘闷胀,肢体沉重麻木、苔腻或粗厚,脉滑或濡,咎其因与肺脾肾三脏代谢失常相关,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开合,水湿水液转输失司,内停化为痰湿;另人摄入的水谷、蛋白质、脂肪等物不化为津血精微,反成膏脂痰浊留滞体内,阻滞经脉。故而以化浊作为调节血脂异常的主要方法。方中以生地、知母、麦冬、枸杞等养阴清热,降低过于亢盛的功能活动。现代研究亦表明,上述药物可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陈皮、茯苓、鸡内金、苍术、白术等健脾利湿化浊,通过促使脾的运化,消化饮食和运输饮食精微,改善水液代谢,去除和减少痰浊的生成;夏枯草、草决明、泽泻等清热利水渗湿之品,既能切中本病郁热和痰浊停滞这一病理特点,其本身也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