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

养生之家导读: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中医辨证治疗:

(1)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症状:多见形体消瘦、寡言少语、少气乏力、焦虑不安、悲伤欲泣、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剂:归脾汤化裁。方药:党参、炒枣仁、龙骨、牡蛎、茯苓、炙黄芪、夜交藤、当归、炒白术、远志、木香、炙甘草。

(2)心肝火旺、瘀血阻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失眠多梦、记忆力低下、疑病恐病,舌质偏红或暗、脉弦。治法:清心活血、平肝潜阳。方剂:天麻钩藤饮合酸枣仁汤。方药:天麻、丹参、钩藤、葛根、远志、牛膝、知母、珍珠母、石菖蒲、川芎、酸枣仁、茯苓。

(3)肾精亏虚、神明不聪,症状:多见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视物昏花、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性欲淡漠,舌淡苔少脉沉细。治法:补肝益肾、养精充髓。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味。方药:熟地、枸杞、桑椹、山茱萸、白芍、当归、女贞子、淫羊藿、珍珠母、石菖蒲。

(4)肝郁脾虚、痰蒙神昏,症状:郁闷悲观、焦虑不安、疑病恐病、行动迟缓、纳呆食少、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对日常生活诸事无兴趣,甚至有自杀欲念或实施自杀行动,舌淡或黯、苔腻、脉沉或弦。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安神醒脑。方剂:越鞠丸加味。方药:柴胡、香附、酸枣仁、丹参、合欢皮、郁金、青皮、川芎、山栀、石菖蒲、远志、甘草、茯苓、白芍、珍珠母。

2.西医治疗:目前常见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药物有如下几类。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是当代治疗抑郁应用最早

且最广的有效药物之一,常用的有多虑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米帕明等。老年病人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50~100mg/日,即可达到有效浓度,最严重不良反应是心脏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2)四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为四环类抗抑郁药,其抗抑郁作用和不良反应与TCAs相似,但起效较快,有效治疗剂量为50~150mg/日。剂量大易诱发癫痫发作。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1)新型单胺氧化酶抑制

剂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抗抑郁作用与米帕明相当,治疗剂量为30~60mg/日。直立性低血压是本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容易造成老年病人跌倒、头部外伤或者骨折,目前已极少使用。

(4)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是目前治疗

老年期抑郁症较常优选的药物,因为其在大剂量时的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剂量调整范围小,有很好的依从性。5-HT/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S)文拉法辛(搏乐欣)是该类药物的代表药,可适用于各种抑郁症及抑郁症相关障碍,常用治疗剂量为75~375mg/日,分次服,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盜汗、嗜睡、失眠、头昏等。

53.png-sy

3.其他疗法:

(1)电休克治疗:电休克疗法比药物治疗更安全,见效快,但有明确的适应证:①严重自杀自伤者;②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出现的副作用不能耐受;③有明显的躯体疾病,不适宜用药物治疗,但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应采用无抽搐改良电休克,避免发生骨折,疗程不超过6次

(2)心理疗法:通常采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如认知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此外,还有中医心理疗法(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开导劝慰法、导引吐纳法、脱敏渐适法)。

治验点评

抑郁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老年期抑郁障碍(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he elderly)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由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西药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中医辨证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治疗中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中存在多种社会因素,导致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不强,特别是由于抑郁病人的认知障碍,有服药不依从现象,在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再辅助以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