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注射液经颈内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

养生之家导读:灯盏花注射液经颈内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①灯盏花注射液(大连弘丰制药厂双鸥牌)10ml,加胞二磷胆碱针0.5g,奴夫卡因针2ml,生理盐水80ml,颈内动脉处局部消毒,用6号输液器针垂直刺人,加压滴入,每分钟2030滴,隔日1次,15天1个疗程。②患者有高血压者,用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血脂、胆固醇高者用脂必妥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口服,冠心病患者口服地奥心血康,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或降糖灵并同时用口服阿斯匹林片100mg/天。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基本治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为95%。

治验点评

69.png-sy

目前,对脑梗塞的治疗,国内外均无突破性进展,从理论上讲,迅速复流再通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而延长脑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和加强复通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存能力是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因而必须解决好治疗时限、治疗方式和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3个环节。首先迅速复通要求治疗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广大医患树立早期治疗的概念及医院建立快速中风治疗系统。近年来,根据时间窗概念,要求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在不同时间给予相应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便保护脑组织获得最佳预后,因而发病6小时内治疗显得更为重要。目前6小时以内选择溶栓治疗,而超过6小时后治疗属于抢救“缺血性半暗带”的治疗,一般不选择溶栓治疗,否则产生现灌注脑损伤。因大多数患者由于诸多因素丧失治疗最佳时机,从而使能够抢救缺血性“半暗带”,延长神经细胞生命的保护剂越来越受到重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变化是复杂多环节的,而临床用药却很单一,只对某一个环节因素起作用。而中药制剂多靶点作用恰恰能解决好其复杂的多环节的病理变化,在此方面,中药大有可为。中医经过几千年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近20年中药剂型的改变,使治疗此病确有疗效的新药不断研制开发成功,例如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中成药精制纯化成注射剂,如复方丹参针、复方川芎嗪、脉络宁、冠心Ⅱ号注射液。又如从中药里发掘提取单体成分如灯盏花素、川芎嗪、蝮蛇抗栓酶、毛冬青甲素等,大多数有改善血流状态,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经用于缺血性中风,未见产生再灌流损伤、加重脑损害及再出血报道。因此,缺血性中风中医药早期治疗有了建立在大量临床基础上的快速、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经从经验医学进人实验医学领域。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明显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如脑缺血后再灌注继发脑损害等)的作用。

此外,还对模型脑的含水量、细胞离子浓度、神经递质及超微结构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以上很多中药对缺血性损害有保护或逆转作用,为中药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第二,从给药方式上,选择颈内动脉给药。颈内A给药从理论依据看,首先能提髙血中的药物浓度,使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二则有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此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依据和确切疔效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但应用此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的事实不能否认。灯盏花针主要成分为灯盏花乙素,结构式确认为-三羟基黄酮-7-0葡萄糖醛酸甙,属黄酮甙类,药理研究初步证明灯盏花素具有增加动物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以及提高机体巨噬免疫功能作用。临床观察表明,动脉给药疗效高于静脉给药,神经缺损积分差有明显意义,其机理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应用此方法风险性大于静脉给药,严格掌握好禁忌症和适应症是取得临床疗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