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果多于女,大多数年龄为40岁以上.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我国食管癌多见于舍管中段,下段次之,上段最少.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饮食、习惯、营养、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等有关.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吞咽困难.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只感到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吞食不适等,随着病情发展而出现吞咽困难.中、晚期常伴有胸骨后有烧灼感和疼痛,甚者食道梗阻,反流厌食,吐血、呕血和体重减轻.
并发症有肺炎、纵隔炎、脱水、气管食管瘘等.
本病属中医学"噎嗝"等范畴.
【偏方一】噎膈汤
【来源】方振千.实用医学杂志,1990,(4):39
【组成】党参、北黄芪(先煎)、丹参各15克,川贝、法半夏、郁金、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代赭石(先煎)60克,砂亻(后下)3克
【功用】健脾益气,化痰散结,祛瘀解毒.
【主治】食管癌.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以抗癌,穿山甲、川贝、法夏化痰散结,代赭石、郁金解噎降逆而止呕,苫参、桃亻、三棱、莪术祛瘀解毒,少量砂仁芳香利气,醒脾开胃,共凑抗癌、抑癌、消癌,改善症状之功.
【用法】清水3碗文火煎八分,上午10时左右服药.渣加水2碗文火煎七分下午3时左右温服,日服1剂.
【偏方二】食管癌验方
【来源】《中医肿瘤防洽大全》
【组成】山慈姑120克,蜂蜜120克
【主治】食管癌.
【用法】将山慈姑洗净剖开,入水浓煎后加蜂蜜120克成膏状液,每日服3次,每次15毫升.
【偏方三】红花消喳汤
【来源】《防癌抗癌中药》
【组成】红花10克,赤芍15克,山慈姑30克,夏枯草15克.
【主治】用于食管癌.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偏方四】食管癌方
【来源】《肿瘤效验良方》
【组成】七叶一枝花、夏枯草、山豆根各30克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食管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0次服.
【偏方五】熟地萸向方
【来源】《肿瘤效验良方》
【组成】熟地8克,萸肉、山药各40克,泽泻、丹皮、茯苓各30克.
【主治】食管癌痘前病变.
【用法】共研细末,炼为蜜丸.每丸重10克.口服,每次2丸,每日3次,3个月后改为减半服用,连服6个月为一疗程.
【偏方六】南朝鮮长寿粥
【来源】《抗癌良方》
【组成】鲜马齿览60~10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食管癌.
【用法】洗净切碎如饺子馅样,煮烂,然后放人事先用凉水调成的稀米面或稀山药面或稀黄豆面边搅拌边加热成粥.吃时可加适量蜂蜜或红糖.日2-3次.
【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马齿苋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木质素和纤维素,这些物质能增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力,使之提高4~5倍,促使异常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偏方七】吉益南涯方
【来源】《抗癌良方》
【组成】黄连1.5克,瓜蒌仁3克,半夏6克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食管癌.
【用法】以水500ml先煎瓜蒌仁,再入另二昧,煎取250ml,分3次温服.
【按】黄连所含的小蘖碱体外实验表明极微量便有抗癌效果,它主要抑制细胞屮的黄酶,而癌组织黄酶含量低.故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对小蘗碱敏感;此外瓜蒌仁、半夏亦有抗癌活性.
【偏方八】七叶丸
【来源】《抗癌治验本草》
【组成】七叶一枝花、山豆根、夏枯草各等量
【功用】败毒抗癌
【主治】食管癌.
【用法】共研末,炼蜜和丸服,每次2克,日3次.
【按】七叶一枝花体外实验有抗癌活性,对小鼠肉瘤S-180、肉瘤-37均有抑制作用.
【偏方九】三七散
【来源】《抗癌治验本草》
【组成】三七、白矾、小棕包各12克,重楼24克,黄花、远志36克,一支蒿,冰片各3克
【功用】败毒抗癌.
【主治】食管癌.
【用法】共研末饭前每服1~2克,日3次.
【按】三七体外实验有抗癌活性,对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偏方十】水蛭海藻丸
【来源】《癌症的中药治疔》
【组成】水蛭6克海藻30克
【功用】活血化瘀.
【主治】食管癌.
【用法】为末,每服6克,黄酒冲服.
【按】水蛭注射液能控制精原细胞分裂,体外试验用伊红法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