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本病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脓血便或黏液血便、腹痛,常伴有下坠感等.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偏方1
【组成】阿胶20克.
【操作】放入茶缸内,隔水加热使之软化,取出剪成1.5~2克小段,然后再逐块充分放入沸水中充分软化后用镊子挟出,做成栓剂,塞入肛门内,每日大便后上药1次,7~10日为1疗程.
【适应证】用治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2
【组成】粳米(炒香)50克,绿茶20克,干姜10克,食盐2克.
【操作】将上药用开水300毫升冲闷,待温后取上渣液服,也可连药渣一起服下,小儿剂量减半,每日3次.
【适应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3
【组成】胡椒10粒,番木鳖3个(去壳生用),枯矾10克,大蒜10瓣,米饭适量
【操作】前3味共捣细未,加入大蒜共捣至融烂,再加人米饭适量,捣匀如厚泥状,制成5分硬币大小圆饼,贴于脐孔上,纱布固定,隔日1次,至愈为止.
【适应证】用治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4
【组成】乌梅、炮附块、黄柏、当归各9克,诃子6克,干姜5克,黄连3克,党参、铁苋菜各15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3~4次.
【适应证】用治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5
【组成】鲜葎草500克.
【操作】洗净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待温,洗脚.
每日早晚各1次,15日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5日.
【适应证】用治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6
【组成】硫黄30克,枯矾30克,朱砂15克,母丁香10克,木香15克,独头蒜3枚(去茎),生姜250克,芝麻油250毫升,黄丹120克(炒).
【操作】将前6味药混合捣融如膏,搓丸如黄豆大.再将麻油入锅加热,放入生姜炸枯去姜,熬油至滴水成珠时,投入黄丹收膏.
用时取药1丸,置于摊成的膏药中间,贴脾俞、大肠俞、神阙等穴,1穴1丸,3日1换.
【适应证】用治气虚滑脱型结肠炎.
偏方7
【组成】明矾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槐花15克,大黄10克.
【操作】每剂水煎250毫升,每次取50~80毫升灌肠.早晚各1次,7日为1疗程.小圆饼,贴于脐孔上.纱布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至愈为止.
【适应证】用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8
【组成】艾叶3克,荜澄茄1.5克,茴香15克,吴茱萸10克,细辛10克,公丁香10克,川椒15克,干姜15克,防风10克,大青盐20克,香附15克.
【操作】上方共为粗末炒热,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装人事先缝制好的30厘米×20厘米的粗布袋中,放置肚脐(神阙穴),沿任脉至关元穴之间,直到病人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稍凉后可用电熨斗反复熨药袋,以保持药袋温度,时间大约在40分钟~1小时之间,治疗以晚间为佳,每晚治疗1次,1剂药可用2次.
【适应证】用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