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养生之家导读: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常见鼻病,以鼻腔黏膜,骨膜甚至骨质发生萎缩及鼻内有脓痂形成为特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概述】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常见鼻病,以鼻腔黏膜,骨膜甚至骨质发生萎缩及鼻内有脓痂形成为特点。萎缩性鼻炎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可能为营养不良和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缺乏钙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均可引起本病。胶原性疾病也可伴发本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与卫生习惯的改善,发病逐渐减少,病变程度也比较轻。

2.继发性:慢性化脓性鼻炎时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以及高浓度粉尘和有害的化学气体经常刺激鼻黏膜可引起萎缩性鼻炎。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原因,主要是肺阴亏虚,脾气虚弱致津液气血亏损无以上输于肺,鼻失濡养,肌膜干枯,而为病,属中医学“鼻藁”的范畴。

31.png-sy

【诊断要点】

1.症状表现为鼻内干燥,甚则鼻咽干燥,并有灼热微痛,鼻塞,嗅觉迟钝,鼻气腥臭,脓涕鼻痂多。

2.检査:可见鼻黏膜萎缩,鼻腔宽大鼻道内有黄绿色脓稠鼻涕潴留或有黑褐色鼻痂,自幼发展者,可影响鼻部发育而呈鞍鼻,鼻梁宽而平。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本病的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此病以阴虚为本燥干为标,虚者以肾虚脾虚为主,另外,虚中夹实,要全面参合脉症,以定虚实关系。

(二)治疗原则:滋阴润燥为主要治疗原则。再根据不同表现分别配以清热泻火益气健脾之法。

(三)分型治疗

1.肺阴亏损型

症状:鼻内干燥较甚,鼻甲及黏膜萎缩,涕液秽浊,带黄绿色,痂皮多或少许血丝,咽痒时嗽,言低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润燥,宣肺散邪。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处方:党参10克,甘草6克,阿胶10克,麦冬15克,胡麻仁15克,桑叶1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

加减:有肺肾阴虚兼症者,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百合二地滋肺肾为主药;麦门冬助百合以润肺生津,玄参助二地滋肾、清热为辅药,当归芍药养血和阴,贝母,桔梗,清肺利咽喉为使药,全方合而用之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则虚火自降,诸症自愈。

如若鼻干较甚,咽千疼痛者,加沙参10克,石斛10克,桑皮15克等以养阴生津,凊热润肺。若鼻衄者,加侧柏炭10克,栀子炭10克,茜草根10克,丹皮10克,以清热凉血。

按语:本证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故选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肺阴亏虚之鼻藁是恰当的。

2.肺气虚弱型

症状:鼻涕如浆如酪,其色微黄浅绿,痂皮淡薄鼻黏膜淡红,鼻窍黏膜萎缩较严重,鼻气腥臭,患少食腹胀,疲乏少气,大便时溏,唇舌淡白,脉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养血润燥。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升麻10克,柴胡8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加减:鼻黏膜溃烂,鼻孔腥臭较甚者加黄柏苍术,苦参以凊热燥湿或加桑叶,藿香黄芩以清热宣肺,芳香化浊,嗅觉失灵者,可加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鹅不食草以宣发肺气,芳香开窍;若鼻黏膜萎缩较甚,可适当加人桃仁,红花,丹参,赤芍,丹皮,水蛭等以活血化淤,通经活络。

按语:本型是肺气虚弱之鼻藁,主要表现为脾虚不健,中气不足之证,故以健脾补气为治疗原则,两方合用,补气养血,对脾气虚弱之鼻藁,除了健脾补气之外,还有养血润燥的作用。

其他疗法

1.外治法:包括洗鼻、滴鼻法、吹鼻法,主要目的是清洗鼻内痂皮及脓涕,滋润鼻内黏膜,促进鼻内血脉流通。

(1)冲洗鼻腔:将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盛于磁盆内,嘱病人低头由鼻将水吸入,经口吐出反复多次,可洗净鼻内干痂吸脓涕,每日1~2次,洗后再滴药液,效果更显。

(2)滴鼻:苁蓉鼻液,肉苁蓉有补肾益精润燥的作用,本方取其滋润之性,配淫羊藿辛温走窍,当归桂枝养血和营,黄芪补益养血,再合甘油制成滴鼻剂,有滋养鼻窍黏膜,促其鼻内血气畅通恢复鼻窍功能的功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

(3)吹药:鱼脑石散吹鼻,每日2~3次。

2.单方、验方

(1)润肺清鼻丸:天冬500克,黄芩360克,研未炼蜜为丸,每次6克,口服2~3次。

(2)鲜白菊花,蛋清,枸杞适量,隔水同蒸,取汁去渣,瓶装备用,每日2~3次滴鼻。

(3)天冬、麦冬、玉竹,黑芝麻各10克,水煎服,日1剂,七天为一疗程,可连服2~3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