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可以是单侧和双侧性的圆行或椭圆形的肿瘤。由于卵巢是人体中较小的器官,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因而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并有不同性质和形态根据其病理和临床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良性肿瘤:常见的有黏液性的囊腺瘤,浆液性的囊腺瘤,皮样囊肿,纤维瘤等。
2.恶性肿瘤:又可有原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恶性肿瘤等。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较小时,一般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有时自觉肿瘤自下腹部逐渐生长,较大的肿瘤可能出现某些压迫症状。良性肿瘤多为单侧性的,一般不影响月经,如两侧卵巢发生肿瘤时,每可引起月经失调或闭经有蒂卵巢肿瘤可能发生蒂扭转,引起急性腹痛。
恶性肿瘤多为双侧性,生长迅速;晚期患者常出现恶病质,腹水,行动十分不便,呈硅状腹。大的肿块,腹部检查容易摸到,经确诊可与腹水鉴别。
腹水两侧为浊者,中间为鼓音,有明显的液体震战。妇科检查时,如发现子宫一侧有一卵巢囊肿,如进行超波检查或线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可作出确切诊断。
【病因病机】
过去在中医妇科典籍中,因历史条件所限,无卵巢囊肿的专论。最早见于记载在《灵枢·水长篇》中称本病为“肠覃”,有“肠覃如何?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气不得营,固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发,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侯也。”这些描述,可能是指卵巢囊肿。中医妇科学认为气血凝滞,痰淤内结,容易罹患本病。故在辨证施治中,平时应以活血化痰软坚消肿方法调理;而于月经期则要考虑予以调经活血方法治疗,使淤积通行而达,消除肿块的目的。晚期的恶性肿瘤有腹水的,则应考虑扶正逐水,活血解毒。
【辨证论治】
1.气血凝滞卵巢肿瘤
症状:良性的除下腹部肿块之外,可无明显症状;恶性的则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干瘪,面色紫黯黧黑,舌干口燥,不欲饮水,舌质红绛或舌边有淤斑,脉弦细或涩。症状如为晚期还可有腹水,形容枯槁,神疲乏力。
治法:破血软坚,行气导滞。
方药:宜与《济阴纲月》的蓬莪术丸。
处方:莪术、鳖甲各15克,当归,赤芍、木香各15克,昆布30克,枳壳15克、琥珀6克、肉桂3克。
上方本为丸剂,现改作汤剂,如脾胃虚弱的患者,宜去大黄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各15克。水煎服,日1剂,一个月1疗程。
2.痰淤凝结卵巢囊肿
症状:除见上述气血凝滞的良性或恶性的症状而外,患者兼见呕恶不舒,胸腔满闷,形体肥胖,筋提肉跳,头眩如冒,舌质胖,苔腻滑脉滑。
治法:活血消块,豁痰燥湿。
方药:宜与《妇人良方》的三棱煎加味。
处方:三棱、莪术各10克,法半夏,陈皮,苍术,厚朴,制南星各15克,海藻,昆布,生牡蛎各30克。水煎服。
上述临床分型可辨证施治。如为恶性的腹水期,可煎服《景岳全书》的中成药《丹草丸》。
月经期或产后感受风寒,寒气侵入下焦,逐积而为淤,至月经适期,血行不畅,当经期适期时,可引起月经失调或闭经,则可以《济阴纲目》的当归散。
处方,当归、鳖甲、槟榔、大黄、木香、莪术、赤芍、桃仁各10克、肉桂心3克、川芎、青皮各10克,吴茱萸5克。水煎服。
卵巢肿瘤如直径超过5~8厘米的或恶性肿瘤的必须及时手术治疗,或与化疗放射,不宜讳疾忌医。上述四方,为便于运用,记之备用。
附:验方
1.活血化囊汤。主治卵巢囊肿
处方:当归、三棱、莪术、香附、柴胡、艾叶、炮甲珠、王不留行各10克,生蒲黄、桃仁各10克、益母草、丹参、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甘草6克。
加减:腹痛加,玄胡、乌药、发热加蒲公英、败酱草、银花;胸闷不舒加枳壳、郁金;恶心加法半夏,生姜;纳呆加白术神曲,山楂、麦芽等。用法:日1剂,水煎服。15天为一疗程。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1~2疗程结束后进行B超,复查药效进度。月经期停服药。一般在月经后五天开始服药。
2.化淤消癥汤
处方: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鸡内金15克,浙贝母、生鳖甲各15克,生牡蛎30克,制首乌、寄生、荔枝、丹参各30克、当归15克。日1剂,水煎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主治范围:癥瘕。现代医学的盆腔包块,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性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