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妇人带下量多,色泽赤白相兼,并挟血性,流出质黏稠淋漓不断,有臭秽气,一般常见的原因为重度,宫颈糜烂,子宫颈癌等,老年性阴道炎及恶性子宫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体癌等,有时阴道异物刺激,亦可出现血性白带。
【病因病机】
中医妇科学将血色带下,纳入赤白带下和五色带下范畴之中,如《妇科玉尺》云:
“内火盛,阴虚烦热,而赤白带下”。又《医宗金鉴·妇科心法》亦有更审其带久,淋漓之场,或臭或腥秽乃败血所化,是胞中病也。若似疮脓,则非淤血所化,是内痈脓也。它的证候描述与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晚期症状相近似,临床必须结合妇科检查以排除恶变。故患者应该有所警惕。
【症状】
证见:赤白带下,量多黏稠气味臭秽,少腹坠胀,下阴瘙痒舌红苔黄,肌濡或滑数。(本型多因怒气伤肝,肝郁湿火致使湿热下注而成)治法:清热除湿,疏肝泻火。
方药:加味三补丸或二黄三白芍加味。
加味三补丸: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椿根皮。
二黄三白汤加味;处方:扁柏15克,黄连,白术,柴胡,龙胆草各10克,香附米15克,椿根皮15克,白芍15克,白石脂30克。
附:五色带下,临床症状:证见:带下杂现五色,色随秽液而下脐腹阴部疼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本病因湿热内蕴,伤损胞宫,积之溃腐,有近于现代医学的宫体晚期癌变。《诸病源候论》所说的:“由劳伤气血,损伤中脉任脉,致令血与秽液兼滞而下也”。本病应早期确诊治疗。
治法:宜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方药:解毒四物汤加味。
处方:当归,赤芍,黄连,黄柏,山栀子各10克,川芎6克,生地黄15克,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蛇莓各30克,忍冬藤30克,蒲公英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