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肺络张)的中医辨证治疗

养生之家导读: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壁损坏而造成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本病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可引起阻塞,阻塞又可导致感染,两者互为因果。

【概述】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壁损坏而造成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本病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可引起阻塞,阻塞又可导致感染,两者互为因果。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长期咳嗽、咯痰、反复咯血。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未经发越,蕴结为热,郁积于肺,长期不解而引起。其主要病机是痰火相结,阻塞气机,热淤伤络,属中医学“咳嗽”

咯血”、“肺络张”的范畴。

16.png-sy

【诊断要点】

(一)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咯痰、咯血,其典型特征有:

1.病程多呈慢性过程,长期咳嗽、咯痰、反复咯血。长者可达数年之久。

2.咳痰多为脓性痰,色黄而黏稠,随着反复感染,痰量日渐增多。

3.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盗汗、纳差,消瘦、盆血等兼证。

(二)体征:病侧胸廓呼吸运动减弱;慢性化脓性以气管扩张患者常有杵状指趾;晚期低氧血症患者,常见紫绀征。

(三)支气管碘油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依据,造影剂充盈,支气管树是显示扩张的囊状,柱状或囊柱状阴影,对于明确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部位及范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10岁以下的儿童,不宜进行这项检查。

(四)并发症:常见的有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肺气肿。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本病的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证多属火亦有兼挟痰淤者;虚证要辨明是气虚、阴虚还是气阴两虚。

(二)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活血为本病治则。实火要清热泻火,虚火要滋阴清热;实证要降气,虚证要补气;活血主要是凉血止血、活血止血。

(三)分型治疗

1.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气急,口干,咽痒,痰中带血,胸中作痛,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味。

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茅根10克、藕节15克、前胡10克。水煎服。

加减:发热咳嗽较频者,加黄芩清肺止咳;吐黄痰者,加瓜蒌皮,浙贝母凊化热痰。

2.痰热阻肺型

症状:发热咳嗽,咯吐脓痰,痰中带血,或满口咯血,胸中作痛,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理气止咳,凉血止血。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味。

处方:瓜蒌仁10克、黄芩10克、胆南星10克、枳实12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杏仁10克、生荷叶10克、侧柏叶10克,白茅根2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加减: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后下)清热泻火,活血祛淤;咳吐脓性癆者加鱼腥草15克清热排络。

3.肝火犯肺型

症状:咳嗽痰中带血,或咳吐纯血,血色鲜红,胸肋疼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而干,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肺,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处方: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黛蛤散15克(布包煎),黄芩10克,藕节20克,茜草炭15克,白茅根15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30克。水煎服。

加减:肝火犯肺,火盛迫血,而现大口咯血,白色鲜红者,用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

4.阴虚火旺型

症状: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口干咽燥,干咳少痰颧红、盗汗,午后淛热,或腰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止血。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处方:沙参10克,玉竹10克,生甘草6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花粉10克,生地15克,茜草炭10克,白茅根15克,白薇10克,地骨皮15克。水煎服。

加减:阴虚火旺症情严重,用大补元煎合十灰散治疗,益气补肾,宁络止血。

5.气不摄血型

症状: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或心悸,咳痰带血或咳吐纯血,舌淡,脉虚细而芤

治法: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15克,人参(太子参可)、白术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阿胶珠10克,白芨15克。水煎服。

6.气随血脱型

症状:咯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

方药:独参汤。

处方:人参50克,水煎,细呷之。人参固护元气,气复血摄脱止。

加减:若见躁扰不安,气短息促,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者用参附龙牡蛎,治之。在上方基础上加附子陈皮温壮真阳,加龙骨、牡蛎枣皮各30克,以敛汗固脱。

其他疗法:

(一)单方验方

1.大蓟根研末每次6克,温水吞服,治疗肺热咯血。

2.木香、土鳖虫、桑寄生各50克为细末,每次5克,每日三次,黄酒冲服。治疗劳伤后的支气管扩张胸痛、咯血。

3.百合汤长期服用。百合2分、白芍4份,南沙参1份为末,每次5克,每日二次。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二)针灸方法

1.体针:取穴、肺俞、尺泽、行间、太冲、鱼际、阳陵泉、用泻法。适用支气管扩张肝火犯肺型

2.穴位注射:孔最穴、注入鱼腥草注射液,每日1次,双侧注射,每次2ml。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咯血止后,改为单侧交替注射,疗效较好。

(三)贴敷疗法

方药:大蒜、硫磺、肉桂、冰片共细末。用醋调成枯片状贴敷,涌泉穴。治咯血量较大,病情较重者。

(四)超声雾化吸人

超声雾化吸人“云南白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