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①采用自拟通乳汤内服,通乳汤药物组成:黄芪30g,瓜蒌30g,党参15g,穿山甲12g,王不留行12g,皂角刺12g,当归12g,路路通9g,青皮9g,川芎9g,柴胡6g,甘草3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热饮。②青香散外敷治疗,青香散药物组成:青盐60g,木香15g,川椒12g,葱根20g。用法:上药炒热后外敷乳房,每日3次,每次约30分钟。
【临床疗效】
治疗86例患者中,治愈68例,占79%;好转15例,占18.6%;无效3例,占3.48%。总有效率为97.6%。
【治验点评】
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化生,依赖于肝之疏泄与调节。只有脾胃强壮,气血充足,肝气条达,疏泄有度,乳汁才能正常分泌《胎产心法》说:“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肝体阴而用阳,肝又有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素体抑郁,或产时、产后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乳脉、乳络不通。乳汁运行失畅,以致缺乳。妇人又以血为基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来源于脾胃生化的水谷精微,与气血同源,赖于乳脉、乳络输送,经乳头泌出。《女科经伦》述:“妇人经水与乳,俱有脾胃所生”。妇人生产失血,气随血耗,以致气虚血少,化生之源不足,可导致产后缺乳。因此,妇人产后缺乳究其发病原因,要首推肝之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为主要因素;脾胃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或产后劳逸失常,或忧愁思虑,或产时失血过多,均可致气血虚弱而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在治疗中,要重在疏肝,阳明与厥阴同治,不可偏颇,五脏调和,气血旺盛则乳汁充沛。自拟通乳汤中,因而用药注意气血同治,寒热兼顾,升降并举,攻补兼施。配合青香散外敷,使乳房局部气血更加通畅,经络疏通,便于乳汁排出,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同时让患者积极调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可减少肝郁气滞导致的经脉涩滞,使乳汁运行通畅,缺乳症状更易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