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用补中益气汤治疗。①处方:黄芪25g,白术15g,党参20g,当归15g,升麻6g,柴胡6g,陈皮8g,炙甘草6g。②随症加减:偏寒者加菟丝子15g,艾叶15g;偏热者加金银花炭20g,黑芥穗25g;血虚者加阿胶20g,龙眼肉20g;气虚甚者重用黄芪30—50g。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半年。
【临床疗效】
治疗48例,治愈15例(31.25%),显效18例(37.5%),有效10例(20.83%),无效5例(10.42%),总有效率为89.58%。
【治验点评】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性激素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无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及内科疾病。其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此法只能达到暂时止血,容易复发,副作用大。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青春期功血种类繁多,但临床效果均不太理想。以往报道青春期功血是由于肾气未充,冲任二脉发育未全,血海不固所致,治疗多以补养肾气,调摄冲任为主。临床发现,由于社会因素影响,如学习过度紧张、升学压力大、体育运动或劳动负荷过重、环境骤变等,导致青春期女孩卵巢功能失调发为本病,因而我们认为,青春期功血则以“脾虚气陷,统摄无权”为主要病机。《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崩漏“先损脾胃,次及冲任”。青春期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司中气,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之帅血贯脉,温养肌肤,抵御外邪,生精化血和固摄有权等作用皆赖于气。《万氏妇人科》说:“妇人崩中之病,皆固中气虚不能收敛其血。”思虑过度、所思不遂情况下,影响气的运行,导致气结于中,脾运化失常,则冲脉之血虚,月事不能止潮有度;体育运动或劳动负荷过重,“动则耗气”,使太冲受损,气虚失固,而发崩漏;平素体虚,加之环境骤变、饮食习惯改变,致气血生化无源,太冲失荣,气不能摄血而发病。李东垣《兰室秘藏》中指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故治疗上我们立足于“健脾升阳,益气固冲”,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青春期功血,起到扶正、培本、祛邪之功效,能益气健脾改善体质、抗疲劳、纠正贫血。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健脾;白术药性平和,既可益气摄血,健脾除湿,又能利腰膝;当归养肝血,协参、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少量升麻、柴胡升举阳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俾气盛血旺,血自归经,治疗本病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