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丁香30克肉桂30克樟脑30克白酒1500克
【制法】将上三味药研粗末,装人纱布袋,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密封浸泡备用。传统习惯在端午节制作。
【服法】每日可服数次,每次10~20滴,冷开水冲服;10分钟未效,再服20滴。转筋者可用本酒外擦患处。
【功效】祛寒回阳、救逆。
【适应症】1.阴寒霍乱,症见上吐下泻、腹痛欲暖、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恶寒倦卧,甚则拘急转筋。
2.阴寒腹痛,症见腹部突然作痛、遇冷加重、喜温喜按,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者面色苍白、手足厥冷。
【注意事项与禁忌】泄泻后重不畅者忌服,忌食生冷瓜果。
【解说】阴寒霍乱主要是寒湿秽浊之气壅滞中焦,阳气受遏,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阴寒腹痛是寒实内结,升降之机痞塞,阳气不通而致。两者都有阴寒内盛,中阳被伤,胃肠功能失调的病理过程。所以均可用温中散寒之法治疗。
丁香又名公丁香,性味辛温,人胃、脾、肾经,有温中降逆、暖肾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疝气等病。《本草经疏》说:“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廪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丁香能抑制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的生长;其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不仅有较强的抗菌效力,而且作用不受加热的影响。丁香的醇浸出物体外试验证实,对副伤寒、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肉桂性味辛甘、热,有温中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樟脑性味辛、热,有通窍、辟秽止痛之功效。两药与丁香同用,温中散寒之力宏大,再借酒辛热走窜之力,可使药力迅速奏效。
本药酒所治疗之病颇急,故称为回阳救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