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祛风调荣酒·
【配方】人参、细辛、茜草各30g,川椒、茵芋叶、金牙石、干地黄、防风、制附子、地肤子、藿、升麻各60g,羌活250g,牛膝25g,白酒1500ml。
【制法】将前14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调血养荣,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关节酸痛,四肢挛急,口不能言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30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丹参石斛酒(一)·
【配方】丹参、川芎、杜仲、白茯苓、防风、白术、党参、桂心、五味子、陈皮、黄芪、山药、当归各30g,石斛60g,干姜、牛膝各45g,炙甘草15g,白酒2000ml。
【制法】将前17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虚祛邪,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脚气痹弱、筋骨疼痛等。
【用法】口服:每次饭前温服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
·五加皮酒(三)·
【配方】五加皮、红花各7.5g,当归、玫瑰、栀子、白蔻仁各6g,佛手、黄柏、甘草、白芷、菊花、知母、木瓜、官桂、陈皮、丁香各3g,玉竹150g,木香2.4g,酒酿2000ml,蜂蜜300g,白糖500g,烧酒1坛(约10L)。
【制法】将前18味捣碎,置酒坛中,加入烧酒、酒酿、蜂蜜和白糖,密封,浸泡10日后去渣即得。
【功用】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散寒止痛,调和肝肾。
【主治】慢性风湿、筋骨无力、肝胃不和、食少脘痞、两胁胀痛及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或随量饮用,日服3次。
【附记】引自《清太医院方》。验之临床,多效。
定风酒(三)·
【配方】天冬50g,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川芎、牛膝、秦艽、五加皮、川桂枝各25g,白蜂蜜、红糖各500g,陈米醋500ml,白酒10L。
【制法】将前9味捣碎,入布袋,待用。先把白蜂蜜、红糖和陈米醋放入白酒内,搅匀,然后放入药袋,用豆腐皮封口,密闭,隔水蒸煮3小时后,取出,待温,埋入土中7日后取出即可。
【功用】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肢体麻木、筋骨疼痛、上重下轻、下肢软弱无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随息居饮食谱》。验之临床,多效。
·还童酒(一)·
【配方】生地黄、全当归、五加皮各120g,川萆薢、怀牛膝、苍术、广皮、川续断、枸杞子、牡丹皮、宣木瓜各60g,羌活、独活、小茴香、乌药各30g,熟地黄、秦艽、麦冬各90g,川桂枝15g,陈白酒(或黄酒)25L。
【制法】将前19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陈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待温,埋入地下,7日后取出过滤去渣,即可服用。
【功用】凉血滋阴,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主治】风湿筋骨不利,兼面色不华等阴血不足表现者均可用之。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回生集》。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效佳。
人参酒方·
【配方】人参、防风、茯苓、细辛、秦椒、黄芪、当归、牛膝、桔梗各45g,干地黄、丹参、山药、钟乳、矾石各90g,山茱萸、川芎各60g,白术、麻黄各75g,大枣30枚,五加皮1000g,生姜(炒)、乌麻(碎)各2000g,白酒18L。
【制法】将前22味细锉(钟乳另以小袋盛),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补肝肾,益精血,舒筋脉,通经络。
【主治】筋虚极,则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或交替过度,数转筋,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等症悉皆主之。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30ml,日服2次。随意增进。
【附记】引自《备急千金要方》。一方无乌麻用杜仲75g。《医部全录》方中干地黄、丹参、山药、钟乳、矾石各用60g,余味同上。
·归花酒·
配方】当归、红花各50g,白酒500ml。
【制法】将当归切片,与红花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
【主治】筋骨疼痛,痛经,产后瘀血作痛,恶露不绝。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或3次。
【附记】笔者家传秘方。凡血滞引起者用之皆效。
·杜仲酒(一)·
【配方】杜仲、丹参各30g,川芎15g,白酒1000ml。
【制法】将前3味切碎,人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每日振摇1次,开封去药袋即成。
【功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
【主治】筋骨疼痛、腰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高血压患者服时可用黄酒代白酒浸药即可。
·海桐皮酒(一)·
【配方】海桐皮、川牛膝、枳壳、杜仲、川续断、防风、伸筋草、独活、五加皮各30g,生地黄35g,白术20g,薏苡仁15g,白酒1500ml。
【制法】将前12味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14日后去药袋,即成。
【功用】祛风湿,壮筋骨,通络止痛。
【主治】脚膝软弱,筋骨、关节疼痛。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日服3次。
【附记】笔者师授秘方。验之临床,多效。
·三花药酒·
【配方】当归25g,台参、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钩藤、大枣、龙眼肉各30g,防风、川芎、桂尖、炙甘草、秦艽各15g,川牛膝、焦白术、苍术各18g,熟地黄60g,三花酒1500ml。
【制法】将前18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三花酒),密封,浸泡30日后,去渣即成。
【功用】调和气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
【主治】风湿筋骨痛及半身不遂。
【用法】口服:每次服30~6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每收良效。
·祛风活血酒·
【配方】红花、木瓜、川牛膝、桑枝、当归各250g,独活、油松节各125g,桑寄生、川芎、川续断、鸡血藤各62.5g,乳香、枸杞子、肉桂、没药各31.25g,玉竹1000g,红曲375g,黄酒5000ml,白酒50L。
【制法】将上药粉碎,与黄酒、白酒一并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5~30日后,滤榨药液,再静置7日,复过滤1次即可饮用。
【功用】祛风活血,强壮筋骨。
【主治】气血不和,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手足拘挛。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江苏省药品标准》。孕妇忌服。
·祛风越痹酒·
【配方】白术、当归各150g,杜仲、牛膝、防风各90g,苍术、川芎、羌活、红花各60g,威灵仙30g,白酒10L。
【制法】将诸药切碎,装入绢袋或细纱布袋内,放进酒坛,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日,再隔水加热煮透即成,备用。
【功用】补益肝肾,养血通络,强壮筋骨。
【主治】肝肾不足,风寒湿邪痹阻脉络而致筋骨疼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林氏活人录汇编》,验之临床多效。
·追风露药酒·
【配方】虎骨胶6g(或狗骨胶15g),丁香、独活、乌药各9g,肉桂、续断、桂枝、没药各12g,陈皮、青皮、枸杞子、苍术、赤芍、杜仲、生地黄、木香、补骨脂各15g,狗脊、海风藤、地枫、当归、油松节、千年健各18g,红花、晚蚕沙、木瓜各24g,白花蛇、牛膝各30g,冰糖2000g,白酒15L。
【制法】将诸药研碎,装入纱布袋里,放进酒坛,加入白酒浸泡,再以小火煮15分钟,过滤去渣,然后加冰糖溶化和匀即成,备用。
【功用】补益肝肾,活血舒筋,祛寒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湿痹着而致筋骨、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药酒与膏滋》。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