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健脾益肾酒·
【配方】炒山药30g,炒白术20g,茯苓20g,陈皮10g,菟丝子15g,补骨脂20g,焦山楂25g,肉桂9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成,分装瓶备用。
【功用】健脾温肾、消食止泻。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肾两虚型。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光明中医》。笔者用本药酒治疗25例,均获良效。急性湿热泻痢者忌用。固本益肠酒·【配方】黄芪36g,党参30g,白术24g,山药24g,白芍24g,延胡索24g,赤石脂20g,地榆20g,炮姜20g,补骨脂20g,当归20g,木香12g,儿茶12g,炙甘草12g,白酒15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成,分装瓶备用。
【功用】健脾温肾、和中涩肠。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虚型。
【用法】口服,每次饮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中国医药学报》。屡用效佳。急性湿热泻痢者忌用。
复方四神酒·
【配方】补骨脂20g,五味子10g,肉豆蔻(去油)10g,吴茱萸10g,炒白术15g,炒白芍10g,陈皮6g,防风10g,大枣10枚,生姜15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纱布袋装,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得,分装瓶备用。
【功用】温肾抑肝、健脾止泻。
【主治】五更泄泻(又称肾泄)伴有腹痛肠鸣、泻必腹痛、肢冷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屡验、效果甚佳。急性湿热泻痢者禁用。
·温中实脾酒·
【配方】熟附片20g,白术20g,煨木香15g,肉桂10g,黄连10g,炒枳壳10g,炮姜10g,茯苓30g,炒山楂30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得,分装瓶备用。
【功用】温中散寒、燥湿实脾。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肾均虚型。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浙江中医杂志》。屡用效佳。急性湿热泻痢者忌用。
·苍术白芷酒·
【配方】苍术60g,白芷20g,白及30g,黄芪30g,木香30g,三七12g,黄连6g,干姜6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封口,浸泡15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得,分装瓶备用。
【功用】燥湿行气、益气调中、化瘀生肌。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山西中医》。屡用效佳。急性湿热泻痢者忌用。
·健脾理肠酒·
【配方】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2g,炮姜12g,白芍30g,白术12g,延胡索20g,赤石脂20g,儿茶6g,肉桂6g,乌梅18g,茅莓18g,升麻20g,炙甘草6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扎口,置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与药酒混合过滤即得,分装瓶备用。
【功用】益气健脾、温中涩肠。
【主治】慢性结肠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日2~3次。
【附记】引自《中药药理与临床》。原为片剂,现改为酒剂应用。验之临床,多获良效。急性湿热泻痢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