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二术酒·
【配方】白术、苍术各106g,白酒400ml。
【制法】将二术切碎,置砂锅中加水400ml煮取300ml,离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健脾胃,助消化,消胀止泻。
【主治】脾虚所致的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胸腹胀满、泄泻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3次,或随时随量饮之,勿醉。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验之临床,每收良效。
·山楂酒(一)·
【配方】干山楂片200g,38~50度白酒500ml。
【制法】将山楂洗净去核切薄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每日振摇1次,1周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活血化瘀,消食去积,降压降脂。
【主治】消化不良及劳力过度、身痛疲倦和妇女痛经、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细菌性痢疾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脾胃虚弱、早孕妇女、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禁用。一方山楂为250g,一方白酒为300ml。余同上。验之临床,坚持服用,确有良效。
·菖蒲木瓜酒·
【配方】鲜石菖蒲、鲜木瓜、九月菊各20g,桑寄生30g,小茴香10g,烧酒1500ml。
【制法】先将前5味切成薄片或捣碎,入布袋,悬于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清心,柔肝,补肾,助消化。
【主治】阳虚恶风、消化不良、眩晕乏力等症。
【用法】口服:每日早晨温饮10ml。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
·复方龙胆酊·
【配方】龙胆草100g,橙皮40g,豆蔻10g,70%乙醇1000ml。
【制法】将前3味加工成七号粉。依照浸渍法,加70%乙醇,依法浸渍,过滤去渣即得。
【功用】苦味健胃,芳香理气。
【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脘腹气胀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5ml,日服3或4次。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笔者应用,方中龙胆草改用50g,加砂仁50g,乙醇改用白酒,用冷浸法,密封,浸泡7日,过滤去渣,每次服15~25ml,日服3次,余同上。多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刺梨酒·
【配方】刺梨500g,糯米酒1000ml。
【制法】先将刺梨洗净、晾干,捣烂后装入洁净的纱布中绞汁,取汁置容器中,冲入糯米酒,搅匀即成。
【功用】健胃消食,滋补身体。
【主治】消化不良、食积饱胀及病后体虚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效佳。
山楂桂圆酒·
【配方】山楂、龙眼(桂圆)各250g,大枣30g,红糖30g,米酒1000ml。
【制法】先将前3味洗净,去核,沥干,然后加工粗碎,置容器中,再加入红糖和米酒,搅匀,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澄清即可。
【功用】益脾胃,助消化。
【主治】肉食积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消化呆滞、面色萎黄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本药酒作辅助治疗之用,可提高疗效。验之临床,单用本药酒,必须坚持服用,其效始著。
·红茅药酒·
【配方】公丁香、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桂枝、山药、高良姜、零陵香、红豆蔻各6g,枸杞子、砂仁、佛手、白芷各10g,当归30g,檀香、木香各2g,肉桂、陈皮各20g,沉香4g,红曲162g,白酒5200ml,蜂蜜1560g,冰糖416g。
【制法】先将前20味药切成薄片或粉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加热,煮数沸后再兑入蜂蜜、冰糖,溶化,密封,浸泡1~3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理脾和胃,温中散寒。
【主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满痞塞、腹胀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或呕吐清水、口淡喜热饮、气滞不顺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3次,或随量饮服。饮时须将酒烫热后服为佳。
【附记】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凡阴虚内热者忌服。
·五香酒(一)·
【配方】甘草、菊花、甘松、肉桂、白芷、藿香、山柰、青皮、薄荷、檀香、砂仁、丁香、大茴香、细辛各120g,红曲、木香各18g,干姜12g,小茴香15g,白酒4500ml。
【制法】先将前18味切薄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多年陈烧酒佳),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疫,发表祛暑。
【主治】脾胃气滞、虚寒脘满、食欲缺乏等症。并可用于寒气凝滞的小肠疝气及暑月感受风寒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清太医院配方》。验之临床,每收良效。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陈皮山楂酒·
【配方】陈皮50g,山楂酒1000ml,白酒500ml。
【制法】先将陈皮撕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冲入山楂酒,混匀即成。
【功用】行气健脾,燥湿降逆,止呕开胃。
【主治】
消化不良、食少胃满、脘腹胀满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2或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本方用于脾虚挟湿证尤宜。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草果酒·
【配方】草果10g,山楂5g,白酒250ml。
【制法】先将前2味洗净、晾干、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渣即得。
【功用】温中燥湿,化积消食,通气理中。
【主治】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反胃食积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多收良效。本方对于脾虚湿聚、食滞中脘者尤宜。
·黄芪酒(一)·
【配方】黄芪60g,黄酒500ml。脱肛加升麻5g。
【制法】将黄芪研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日。每日振摇1次。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固表止汗。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消化不良、心悸气短、四肢无力、体虚多汗、气虚脱肛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若证情较重,宜倍量服之,并配用对证汤剂服之,效果尤佳。验之临床,须坚持服用,其效始著。
·参附酒(一)·
【配方】人参30g,大茴香15g,制附子、砂仁、白术各20g,白酒1000ml。
【制法】将前5味切薄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开胃消食,散寒止痛。
【主治】脘腹冷痛、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服10~20ml,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验之临床,凡属虚寒性所致上述诸症者,用之效佳。
·补脾和胃酒·
【配方】人参、怀山药各40g,白术50g,生姜20g,五味子、山茱萸、山楂各30g,白酒2500ml。
【制法】将前7味切薄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1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脾胃,益气力,活血脉,助消化。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缺乏、肾虚遗精、泄泻肢冷。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ml,每日早、晚饭后(约1小时后)各服1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神仙药酒·
【配方】木香9g,丁香、檀香各6g,茜草60g,砂仁15g,红曲30g,白酒500ml,蜂蜜适量。
【制法】将前6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加白酒500ml,密封,浸泡3~5日即得。
【功用】开胃消食,顺气消胀,快膈宽胸。
【主治】脘腹饱满、嗳气打嗝、消化力弱、食欲缺乏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清太医院配方》。验之临床,凡肝气犯胃所致者,每收良效。阴虚火旺者忌服。
·金橘酒·
【配方】金橘600g,蜂蜜120g,白酒1500ml。
【制法】将金橘洗净、晾干、切片或捣碎,与蜂蜜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个月后即可饮用。
【功用】理气解郁,开胃消食。
【主治】食欲缺乏、食滞胃呆、腹胀、咳嗽、痰稀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笔者应用,常加入法半夏、砂仁各15~30g。验之临床,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