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支气管哮喘)喝什么药酒好?中药酒药材配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中国药酒配方大全简要介绍药酒的源流与发展、制作与使用方法与贮存要求等。那么治疗哮喘(支气管哮喘)喝什么药酒好?中药酒药材配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药酒配方——

·蝙蝠酒·

【配方】夜蝙蝠1只,黄酒、白酒各适量。

【制法】先将夜蝙蝠放火边烤干,轧成细末,再用酒(黄酒2份,白酒1份)适量调匀即成。

【功用】止咳平喘。

【主治】先咳嗽,后胸闷气喘,喉中有声而鸣,如闻有特异气味,咳嗽尤甚。

【用法】口服:须在冬季服用,夏季服无效。上一剂量要1次顿服。用酒量可根据年龄大小和酒量酌定。

【附记】引自《医学文选·祖传秘方验方集》。验之临床,经治哮喘数例,一般1次,最多3次即效。

·小叶杜鹃酒·

【配方】小叶杜鹃(迎红杜鹃,干品)100g,白酒500ml。

【制法】将小叶杜鹃洗净,切细,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解表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5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验证多效。

·脱敏酒·

【配方】炙麻黄18g,钩藤30g,葶苈子18g,乌梅12g,蝉蜕18g,石韦60g,甘草15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与白酒一并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药渣,备用。

【功用】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抗敏解痉。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口服。每次饮15~20ml,每日早、晚各1次。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肾不纳气之虚喘者忌用。本药酒对过敏性鼻炎、喘息型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宁嗽定喘酒·

【配方】炙麻黄20g,桃仁20g,杏仁20g,清半夏20g,紫苏子20g,远志20g,白果20g,补骨脂20g,茯苓20g,陈皮20g,沙菊20g,淫羊藿20g,五味子30g,地龙30g,制僵蚕30g,黄芪30g,细辛6g,甘草6g,白酒1500ml。

【制法】将上药研碎成粗粒与白酒一并置人容器中,密封浸泡2周后,过滤去药渣即成,备用。

【功用】化痰止咳、下气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口服。每次饮20ml,每日2次。

【附记】引自《山东中医杂志》。本方原为水煎服剂,现改为酒剂应用。验之临床,效果亦佳。

·参蛤益肺酒·

【配方】生晒参60g(或用党参120g),蛤蚧2对,麻黄60g,杏仁100g,炙甘草50g,生姜60g,大枣120g,白果肉20枚,白酒1000ml。

【制法】蛤蚧去头、足,研碎与诸药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封口,每隔2天将药酒摇荡1次,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100g,溶化后即成,备用。

【功用】补益肺肾、止咳定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用法】口服。每次饮20ml,每日2次。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本方根据《御药院方》人参蛤蚧散化裁而成,原方制成膏方,现改为酒剂应用。古人认为蛤蚧头有毒,足无药用价值,故入药要去头、足。但现代研究认为此说缺乏科学根据,蛤蚧头、足与身、尾化学成分一致,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以不去头、足,直接入药。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龙胆截哮酒·

【配方】地龙40g,胆南星30g,北杏仁30g,桔梗30g,防风30g,瓜蒌20g,枇杷叶(刷去毛)24g,川贝母24g,甘草16g,米酒750ml。

【制法】将上药研碎成粗粒与米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封口,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即成。备用。

【功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尤宜用于偏于痰热型咳喘。

【用法】口服。每次饮20ml,每日早、晚各1次。本方原为水煎剂,现改为酒剂应用。验之临床效佳。

哮喘固本酒·

【配方】紫河车60g,苍耳子60g,蛤蚧2对,地龙75g,五味子24g,甘草30g,白酒1000ml。

【制法】苍耳子应放锅中,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去刺即可。诸药研碎与白酒一并置容器中浸泡,封口。期间每隔2天将浸酒容器振荡摇晃1次,2周后过滤去药渣即成。备用。

【功用】补肾固本,敛肺纳气。

【主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附记】引自《浙江中医杂志》。方中苍耳子含毒蛋白,对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有一定毒性,经加热炒制、毒蛋白变性、凝固在细胞中不被溶出,达到去毒目的。屡用效佳。

外感咳嗽期不宜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