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
·人参蛤蚧酒·
【配方】人参9g,蛤蚧1对,低度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焙干捣碎,纳纱布袋内,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即可取用,待用之1/3量后,再添白酒至足数即可。
【功用】补肺肾,定喘咳。
【主治】久咳肺肾两虚,咳嗽气短,动则喘甚,言语无力,声音低微。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服20~3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卫生宝鉴》。本方系由人参蛤蚧汤改制而成。二药以酒制,进补甚迅捷,功效更大。凡临床久病咳嗽、上气喘满、心烦不安、身倦乏力、心悸气短、身体羸弱、面目浮肿者均可选用。验之临床,每收良效。
葶苈酒·
【配方】葶苈子100g,白酒500ml。
【制法】将葶苈子捣碎,入白细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日后即可取用。
【功用】逐饮泻水,泻肺定喘。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痞满、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又方用葶苈子(微研后成末)200g,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米酒5000ml,密封,浸泡7日即得。用法同上。用治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或遍身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等症,效佳。凡肺气虚喘促、脾虚肿满、气虚小便不利、体质虚弱者忌服。
·红葵酒·
【配方】天天果(即龙葵子)4500g,千日红花2000g,60度白酒30L。
【制法】上2种药分别置于酒中浸泡。各入白酒一半置容器中,密封浸泡1个月后压碎过滤。再取上2种浸酒的澄清液合并在一起,加入10%~15%的单糖浆,搅匀,分装瓶中,密封即成。
【功用】止咳平喘。
【主治】寒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3次,或每晚服1次。
【附记】引自《新医药学杂志》。不习惯饮酒的人,亦可用开水稀释后服之。验之临床,一般服药酒后10~20分钟,喉间有热感,以后气喘渐平稳,痰容易咳出,渐有舒适感。继续服之,必日见其功,每收良效。
·桑萸酒·
【配方】桑白皮250g,吴茱萸根皮150g,黄酒1500ml。
【制法】先将上药细切,入砂锅中,加入黄酒,煎至500ml。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泻肺平喘,理气止痛。
【主治】肺热咳喘,痰多而黄,身热口渴。
【用法】口服:上药酒分3次服,每日空腹服1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二药治咳,功力非凡,加之酒助药力,其效尤著。肺寒咳嗽、咳喘者忌服。一方单用桑白皮(切细)200g,浸入米酒1000ml中,密封浸泡,置阴凉处,每日摇动2次。7日后开封即得。日服3次,每次服15~20ml,余同上,效果亦佳。
紫苏子酒·
【配方】紫苏子60g,黄酒2500ml。
【制法】将紫苏子微炒,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日。弃药袋即成。
【功用】止咳平喘,降气消痰。
【主治】痰涎壅盛,肺气上逆而致的慢性气管炎、喘急性支气管炎、胸闷气短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凡热性咳喘忌服。·红颜酒·【配方】核桃肉、大枣各120g,杏仁、酥油各60g,白蜜100g,好烧酒4000ml。
【制法】先将核桃、大枣捣碎,杏仁泡去皮尖,煮4或5沸,晒干研末,备用。再将蜂蜜、酥油溶入酒内,随将前3味药入酒内,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补肺肾,止咳喘。
【主治】肺肾两虚,咳嗽气喘,声低无力,气短,呼长吸短,痰多涎沫,腰痛脚软,老人便秘,久痢,容颜憔悴,须发早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3盅(60~90ml),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
【附记】引自《万病回春》。酥油,又名酪苏、白酥油、马思哥油等,是从牛乳或羊乳中提炼而成的。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苏陈酒·
【配方】紫苏梗、叶、子各10g,陈皮12g,白酒300ml。
【制法】将上药捣碎,置砂锅内,加入白酒,用文火煮至减半,或将药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日。均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散寒燥湿,理气化痰。
【主治】胸腹胀满,痰湿滞塞,气逆咳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30ml,日服2次。
【附记】笔者经验方。痰热咳喘者忌服。
·蛤参酒·
【配方】蛤蚧1对,人参30g,甘蔗汁100ml,黄酒1500ml。
【制法】先将蛤蚧去头、足,粗碎,人参粗碎,共入纱布袋,置容器中,然后加入黄酒和甘蔗汁,密封,置阴凉处,浸泡14日后去药袋即成。
【功用】补肺肾,壮元阳,定喘助阳,强壮身体。
【主治】元气亏损、久病体虚、咳喘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本方系由人参蛤蚧酒加减而成。一方蛤蚧用1g。验之临床,本方用治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咳喘诸证,用之多效,久服效佳。
芝麻核桃酒·
【配方】黑芝麻、核桃仁各25g,白酒500ml。
【制法】先将上药洗净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处,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肾润燥,纳气平喘。
【主治】肾虚喘咳、腰痛脚软、阳痿遗精、大便燥结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一方单用核桃仁50g,白酒500ml。余同上。效果亦佳。
·葶苈防己酒·
【配方】葶苈子60g,防己20g,黄酒500ml。
【制法】将上药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1~3日,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下气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水肿胀满,咳嗽痰喘、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待诸症显著减轻后,须减服。中病即止。
·核桃参杏酒·
【配方】核桃仁90g,杏仁60g,人参30g,黄酒1500ml。
【制法】先将前3味药加工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每日振摇数下,21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肾纳气,止咳平喘。
【主治】咳喘日久不止者。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5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本药酒用于肾虚咳喘,日久不止者,确有良效。
·瓜蒌薤白酒·
【配方】瓜蒌25g,鲜薤白200g,白酒500ml。
【制法】将前2味药洗净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通阳散结,活血祛痰。
【主治】喘息、咳喘、胸痹刺痛、心痛血滞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每晚服1次。
【附记】引自《金匮要略》。验之临床,多获良效。
·桑姜吴萸酒·
【配方】桑白皮150g,生姜9g,吴茱萸15g,白酒1000ml。
【制法】先将前3味药切薄片,置砂锅内,加入白酒和水500ml,用文火煮至1000ml,或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泻肺平喘,理气化痰。
【主治】咳喘胀满、呕吐痰涎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虚喘忌服。验之临床,凡咳喘,兼胀满、呕吐者,用之效佳。
·秦椒酒·
【配方】秦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60g,白芷60g,旋覆花60g,肉桂25g,白酒(醇酒)1000ml。
【制法】将上4味药共捣碎细,置于净瓶中,倒入白酒浸泡之,封口,5日后开取即可。
【功用】温肾散寒,祛风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肾虚耳鸣、咳逆喘急、头目昏痛。
【用法】口服:每次服1~2盅,每日早、晚各服1次,空腹温服。
【附记】引自《药酒验方选》。阴虚火旺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