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喝什么药酒好?中药酒药材配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中国药酒配方大全简要介绍药酒的源流与发展、制作与使用方法与贮存要求等。那么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喝什么药酒好?中药酒药材配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药酒配方——

·寒凉咳嗽酒·

【配方】全紫苏120g,陈皮60g,杏仁、瓜蒌、浙贝母、半夏、茯苓、干姜、枳壳、百部、白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各30g,甘草、细辛、豆蔻仁、五味子各15g,白酒5000ml。

【制法】将上前18味共捣碎,装入细纱布袋中,扎紧口,置容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隔日摇动1次。10~12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祛风散寒,止嗽平喘。

【主治】寒凉咳嗽。证见咳嗽气喘、鼻塞流涕、喉痒声重、痰稀色白、头痛发热、恶寒或恶风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又一方即本方去百部、白前,杏仁改用1/3量,甘草改用1/10量。余同上。验之临床,均获良效。凡咳嗽等阴虚、久咳痰少、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者忌服。

灵芝草酊·

【配方】灵芝草、乙醇各适量。

【制法】将灵芝草用95%乙醇于60℃浸泡48小时后,过滤。滤液用低温蒸馏法回收乙醇,配制成10%酊剂,备用。

【功用】滋补强壮。

【主治】慢性气管炎。适用于肺阴虚型咳嗽。

【用法】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服3次。

【附记】引自《山东医药》。验之临床,即先用中药汤剂控制炎症后,再服本药酒。用治肺阴虚型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均获良效。

·李冢宰药酒·

【配方】桃仁、杏仁(均去皮尖)、芝麻(炒熟)各500g,苍术200g,白茯苓、艾叶(揉去筋)、薄荷、小茴香各15g,荆芥50g,白酒适量(约5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和作1块,投入酒一大罐,煮至药团散为止,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祛痰止咳,平喘润燥,除嗝气。

【主治】虚寒性咳嗽。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服2盅(30~50ml),每日服2次,不可过量。

【附记】引自《扶寿精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气嗽欲死酒·

【配方】丹参、干地黄各150g,川芎、石斛、牛膝、黄芪、白术、肉苁蓉各120g,防风、独活、炮附子、秦艽、桂心、干姜各90g,钟乳石1.8g,白酒15~20L。

【制法】将上药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扶正祛邪。

【主治】九种气嗽欲死(阳虚咳嗽)。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2次。受则饮量稍稍加之。

【附记】引自《普济方》。本方用治气嗽,下焦冷结。忌食桃、李、雀肉、生葱、猪肉、冷水和芜荑。

·蜜膏酒(一)·

【配方】蜂蜜、饴糖各250g,生姜汁、生百部汁各125ml,枣肉泥、杏仁泥各75g,橘皮末60g。

【制法】先将杏仁泥和生百部汁加水1000ml,煮至500ml,去渣,再加入蜂蜜、生姜汁、饴糖、枣泥、橘皮末等,文火再熬,取1000ml即可。贮存备用。

【功用】疏风散寒,止咳平喘。

【主治】肺气虚寒,风寒所伤,语声嘶哑,咳唾上气,喘嗽及寒邪郁热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用温酒(白酒)调服1~2汤匙,细细含咽即可,日服3次。

【附记】验方。验之临床,本方对于虚寒性咳嗽、风寒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均有良效。

·咳喘酊·

【配方】苍耳子500g,辛夷300g,95%乙醇500ml。

【制法】先将苍耳子拣净,炒黄,轧碎,按量称取与辛夷混合,加开水1000ml,浸泡4~6小时,再加入95%乙醇,温浸(60~80℃)48小时,过滤,得乙醇浸液500~600ml;将滤渣再加入适量水煎煮30分钟,过滤,得煎煮液400~600ml(超过时可加热浓缩)。将两液混合,放置12~24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最后得滤液1000ml,不足时加冷开水补足即可。贮瓶备用。

【功用】祛风止咳。

【主治】慢性气管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河北新医药》。验之临床,坚持服用,效果颇佳。

米腊参酒·

【配方】米腊参100g,白酒500ml。

【制法】将米腊参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

【功用】益气固本,通络止痛。

【主治】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骨折、跌打损伤、慢性肾盂肾炎、遗精。

【用法】口服:每次服5~10ml,日服2次。

【附记】

引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验之临床,上述各症,凡属气虚所致者,用之多效。

·绿豆酒·

【配方】绿豆、山药各60g,川黄柏、牛膝、玄参、沙参、白芍、山栀、天冬、麦冬、天花粉、蜂蜜各45g,当归36g,甘草9g,酒适量(用黄酒约1000ml)。

【制法】将上药(除蜂蜜外)共研粗末,以绢袋装好,置容器中,加入酒,密封,浸泡数日后,过滤去渣,兑入蜂蜜即成。

【功用】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主治】肺津不足、燥热而咳、干咳少痰、口干易烦等证。

【用法】口服:随时随量服之,不可过量。

【附记】引自《寿世青编》。本药酒可作辅助疗法之用,配合服用,效果尤佳。如有咯血、衄血等现象者应慎用。

·单酿鼠粘根酒·

【配方】独活、山茱萸、天冬(去心)、黄芪、甘菊花、防风、天雄(炮裂)、丹参、侧子(炮裂)、防己、白术、茯苓、牛膝各120g,贯众、枸杞子各90g,生姜180g,磁石(棉布裹)300g,生地黄240g,白酒10~15L。

【制法】先将上药各切薄片,以绢袋盛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7日,密封。7日后启封取用。

【功用】止咳祛痰,祛风止痒。

【主治】咳嗽、痰癖,兼治疽、痿、脚气。

【用法】口服:每次服1盅(10~20ml),日服2或3次。

【附记】引自《普济方》。侧子,一名牛蒡根,又名恶实根。忌食猪肉、鸡肉、桃、李、雀肉、鲤鱼、芜黄、醋和冷水。

·雪梨酒·

【配方】雪梨500g,白酒1000ml。

【制法】先将雪梨洗净,去皮核,切小块,放入酒坛内,加入白酒,密封。每隔2日搅拌1次,浸泡7日后即成。

【功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主治】咳嗽、烦渴、痰热惊狂、噎膈、便秘等症。

【用法】口服:不拘时,随量(一般约30ml)饮用。

【附记】民间验方。脾胃虚寒者忌服。

·山药酒(一)·

【配方】鲜山药350g,黄酒2000ml,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备用。再将黄酒600ml倒入砂锅中煮沸,放入山药,再煮沸后将余酒慢慢地添入,山药熟后,取出,在酒汁中再加入蜂蜜,煮沸即成。

【功用】健脾益气。

【主治】虚劳咳嗽、痰湿咳嗽、脾虚咳嗽或泄泻、小便频数等症。

【用法】口服:随量服用。

【附记】民间验方。外感咳嗽忌服。

复方樟脑酊·

【配方】樟脑3g,阿片酊50ml,苯甲酸5g,八角茴香油3ml,56%乙醇900ml,50%乙醇适量。

【制法】先取苯甲酸、樟脑与八角茴香油置容器中,加入56%乙醇,待溶解后,再缓缓加入阿片酊与50%乙醇适量,使成1000ml,搅匀,过滤即得。

【功用】镇咳,镇痛,止泻。

【主治】咳嗽、腹痛及腹泻。

【用法】口服:每次服2~5ml,日服3次。

【附记】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5年版)。本药酒应置避光容器内,密封,在30℃以下处保存保质。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陈皮酒·

【配方】陈皮30g,白酒300ml。

【制法】先将陈皮洗净,晾干,撕碎,置酒瓶中,加入白酒,盖好密封,浸泡3~5日即得。

【功用】止咳化痰。

【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肺寒咳嗽亦宜。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ml,日服3次。或随量饮用。

【附记】民间验方。验之临床,用之多效。

·映山红酒·

【配方】映山红15g,白酒500ml。

【制法】夏季采集映山红,阴干后切碎,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5日即成,备用。

【功用】祛痰止咳。

【主治】支气管炎、痰浊咳嗽、咳喘。

【用法】口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20ml。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映山红又名满山红,含挥发油,确有明显的祛痰及镇咳作用。一般认为,映山红的挥发油含量以夏季最高,故一般在夏季采集为宜。

天天果酒·

【配方】天天果(龙葵果)150g,白酒250ml。

【制法】将黑色成熟的天天果用白酒浸泡20~30日后,取酒备用。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口服: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3次。

【附记】引自《吉林医药资料》。屡用有效。

·鸡蛋酒(一)·

【配方】鲜鸡蛋0.5kg,蜂糖0.5kg,三花酒(或白酒)3瓶(约1.5L)。

【制法】在干净盆中倒入酒,将蛋清、蛋黄、蜂糖与酒充分混合均匀,再装入备好的瓶中摇匀即可,备用。

【功用】润肺止咳。

【主治】老年虚寒咳嗽。

【用法】口服:每次服20~50ml,每日服2次,宜早餐后、晚睡前服。一般病症以6日为1个疗程。

【附记】引自《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服用时,应控制好用量,忌喝醉。高血压、肾炎、结核患者及严重骨病患者和孕妇等禁服。

葡萄酒(一)·

【配方】鲜葡萄(捏破皮)500g,白糖500g,白酒500ml。

【制法】将葡萄、白糖浸泡于白酒中15日后,用纱布过滤,取汁装瓶即可。

【功用】生津、润肺、止咳。

【主治】慢性咳嗽反复发作、痰多、脉滑数、苔腻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ml,每日服1次,于睡前缓缓饮之。

【附记】引自《单方验方治百病》。方中葡萄润肺止咳,白糖生津润肺,白酒散寒且助药力。合而用之,共奏生津、润肺、止咳之功。如服之有效,病尚未愈,可续服一二料。不饮酒者不服此方。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严戒烟、酒。可是有的患者素爱饮酒,少量饮药酒可起到治疗作用。此方专为嗜酒患者而设,但多饮亦非所宜。

·固本止咳酒·

【配方】黄芪90g,淫羊藿36g,白术36g,百部30g,白酒1000ml。

【制法】将上药与白酒一并置入容器中,密闭浸泡2周后去渣过滤即成。

【功用】补肺益肾、健脾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滞)。症见咳嗽咳吐白色泡沫痰,气喘、自汗、恶风、或动则气短、腰酸肢软、咳则遗尿、夜尿增多。

【用法】口服。每次饮15ml,每日3次。

【附记】引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晁恩祥教授方,原为胺囊剂,现改为酒剂应用。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复方四季青药酒·

【配方】四季青30g,佛耳草60g,苍耳草60g,黄芪60g,党参90g,50度白酒500ml,冰糖100g。

【制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淹没为度,煎煮2次,将2次煎汁合并,再浓缩至100ml,加入白酒、冰糖、至溶化即成。

【功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口服。每次饮20ml,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附记】引自《上海中医药杂志》。方中佛耳草,又名鼠曲草,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苍耳草,即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有祛风散热的功效;四季青又名冬青叶,有较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原方为糖浆剂,现改为酒剂。验之临床,疗效显著。

·复方野马追药酒·

【配方】野马追50g,炙麻黄40g,桔梗100g,法半夏150g,甘草50g,白酒1250ml,冰糖100g。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粗末,与白酒一并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4日后过滤,加入冰糖,至溶化后即成。

【功用】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喘。

【用法】口服。每次饮15ml,每日3次。

【附记】引自《新编中成药》。方中野马追为菊科植物林泽兰的全草,具有良好的镇咳抗菌作用。屡用效佳。高血压患者慎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