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角流涎症是指小儿口中涎液不自觉地从口中流溢出来的一种病症。本病多见2~3岁以内婴幼儿。若因出牙而引起流涎过多者,不属病态;若因口疮、虫症、脑瘫、脑积水等疾病而流涎过多者,当治其原发病。临床检查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可能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本病症状轻,预后良好,但治疗一时难以取效。预防本病应注意饮食卫生,勿暴饮暴食,勿常吻、捏其腮部,以免刺激涎液分泌。
因涎液常滞渍于颐下,中医学又称之为“滞颐”,俗称流口水。多有脾胃湿热或脾胃虚寒所致。
偏方1桑根白皮汤
配方:桑根白皮20g(不足1岁者用10g)
用法:水煎服,日分2次或3次服之。连服3~7日。
功效及主治:补虚清热,摄涎利水。主治小儿口角流涎,涎液黏稠,小便短赤等症。
偏方2南星醋
配方:天南星30g醋适量
用法:将天南星研为细末,与醋调成糊,敷于涌泉穴(男左女右),用胶布固定,12小时后除去。
功效及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适用于小儿流涎和呕吐。
偏方3肉桂醋饼
配方:肉桂10g醋适量
用法:将肉桂研为细末,与醋调成糊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贴在两足心处,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连敷3~5日。功效及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适用于小儿流涎。
偏方4摄涎汤
配方:白术6g益智仁10g鸡内金10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及主治:健脾燥湿,摄涎止唾。主治小儿脾虚之口角流涎,涎液清稀,不能自制,纳呆,神疲等症。
偏方5桑根煎
配方:鲜桑根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捣烂取汁,频滴口腔,日滴数次。
功效及主治:清热止唾。主治口角流涎。
偏方6石榴汁
配方:鲜石榴1个
用法:将石榴洗净,连皮一起切碎捣烂,加水少许,绞取石榴汁,频频涂口内、两颐及舌。
功效及主治:收敛固涩。主治小儿流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