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大便次数、数量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本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近30年来本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是婴幼儿时期的重要常见病和死亡原因。本病虽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治疗原则为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预防应注意饮食卫生及食具的消毒。随气候变化添减衣服,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
中医称本病为“泄泻”。以感受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饮食和脾胃虚弱者多见。
偏方1绿茶散
配方:绿茶(研细粉)1g
用法:每日1g,分3次温水或乳汁调服。连服1~4天。若系中毒性,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还应配合补液。
功效及主治:消炎止泻。主治单纯性及中毒性婴幼儿腹泻。
偏方2芩芍汤
配方:黄芩10g白芍5g乌梅5g
用法:水煎服,每剂服3天,1日服3次。
功效及主治:清热燥湿,养阴敛肠。主治小儿腹泻,便稀发臭,肛门发红。
偏方3焦米汤
配方:粳米100g
用法:用小火炒至焦黄时,注入清水500ml,烧开后,去渣留汁,加入白糖精盐,调溶。每日服3~4次,每次100ml。功效及主治:益气健脾。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严重腹泻,轻度脱水。
偏方4绿豆粉蛋清
配方:绿豆粉9g鸡蛋清1个
用法:共调和为饼。呕者贴于囟门,腹泻者贴于足心。功效及主治: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用治夏天小儿上吐下泻不止。
偏方5山楂内金散
配方:山楂炭3g鸡内金3g炮姜炭3g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9g,开水冲服,日服4次。
功效及主治:健脾温中。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6胡萝卜汤
配方:鲜胡萝卜250g
用法:将胡萝卜洗净,切块,加水适量、盐3g,煎烂;去渣取汁,1天分2~3次服用。
功效及主治:健脾理气。用于婴幼儿腹泻。
偏方7蒸苹果泥
配方:苹果1个
用法:切成薄片,放于大瓷碗中,盖好,隔水蒸熟,捣成泥,喂幼儿服食。
功效及主治:由于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含有果胶鞣酸,所以具有吸附和收敛作用。适用于幼儿单纯性腹泻、口渴。
偏方8丁香吴英糊
配方: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30g陈醋适量用法:将前3味研末和匀,每次用药末1.5g,用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及主治:温中止泻。适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
偏方9葱盐饼贴脐
配方:葱白2~3根食盐1小撮食醋3汤匙
用法:将葱白切碎,与食盐、食醋混合一起,放人沙锅内炒热,取出捣烂如泥,捏成圆形药饼1个。将药饼烘热,贴在患儿脐孔,热敷20~30分钟,每晚1次。
功效及主治: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排便次数多,每日排便10余次,甚至数10次,大便呈绿色、水样或蛋花样。
偏方10矾醋涂脐
配方:枯矾25g面粉10g米醋适量
用法:将枯矾研为细末,加米醋和面粉,调如糊状。取药糊10~15g,涂于患儿脐窝上,外加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
功效及主治:燥湿止泻。适用于久泻不止。
偏方11鸡内金马齿苋
配方:鸡内金5g马齿苋15g
用法:水煎口服,日服1剂,分3次服下。
功效及主治:清热解毒,消食化积。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泻。
偏方12止泻散
配方:山药15g苡仁10g鸡肝1具
用法:先将前2味药研细末,鸡肝用竹片削成片状,与上药末搅匀,加入食醋适量,放碗内置饭上蒸熟,分早、晚两次服。
功效及主治:补肝健脾,利湿止泻。主治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
偏方13止泻方
配方:鲜番石榴叶50g大米50g
用法:用文火将上药炒至焦黄,加水适量浓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及主治:止泻。主治婴幼儿腹泻。
偏方14银杏浴足煎
配方:银杏叶100g
用法:上药加水2000ml,煎煮20分钟,待水温至35℃(患儿能耐受)时,浸泡搓洗患儿双足20分钟,每日1剂,分2次外洗。
功效及主治:收敛除湿止泻。主治婴幼儿腹泻。
偏方15大黄蝉蜕汤
配方:大黄1~3g蝉蜕1~3g
用法:将大黄捣碎,蝉蜕去头足,加水适量,浸泡20分钟,武火煎煮10~15分钟,取澄清药液约50ml,每次灌服3~5ml,日服5~8次。
功效及主治:攻积导滞,和胃止泻。主治婴儿泄泻(伤食型)。
说明:若脱水现象严重者,可配合口服适量糖盐水。